见大娘……”
“嗯!”
春桃用力地点着头,泪水模糊了视线。
二柱走上前,把手里的竹篮递到林薇面前,声音带着哭腔:“林姐姐,这是……这是我娘给你们蒸的馒头,路上……路上饿了吃。”
林薇接过竹篮,馒头还带着余温,烫得她心头热。
她看着二柱,这个曾经跟在她身后,怯生生地学功夫的少年,如今也长大了不少。
她伸手,摸了摸二柱的头,就像以前一样:“二柱,好孩子。
姐姐走了以后,你要好好照顾大娘,好好读书,好好练功,等姐姐回来,还要检查你的功课呢!”
“嗯!”
二柱重重地点头,泪水却不争气地流了下来,“林姐姐,你们一定要回来!
我……我等你们教我射箭!”
“好,姐姐答应你!”
林薇强忍着泪水,露出了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
乡亲们也纷纷围了上来,把手里的东西塞给女兵们。
鸡蛋、瓜子、咸菜、布条……一件件东西,虽然微不足道,却承载着乡亲们最淳朴、最厚重的情意。
“拿着吧,路上吃!”
“这个咸菜下饭!”
“这布条子,万一受伤了,还能包扎一下……”
女兵们推拒着,哽咽着,道谢着。
她们知道,这些东西,她们可能根本没有机会用上,但她们不能拒绝,这是乡亲们的心啊!
苏岚默默地收下了一位老秀才塞过来的一小卷油纸包着的伤药,那是老人珍藏多年的上好金疮药。
红霞红着眼圈,接过了一个小媳妇递来的一双纳得厚厚的布鞋,鞋里面还塞着几张鞋垫,绣着简单的平安符。
香菱抱着一个大婶塞过来的一小袋炒花生,哭得说不出话。
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泪水,每个人的心里都充满了不舍。
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金色的阳光洒在每一个人的脸上,照亮了泪水,也照亮了那份沉甸甸的军民情谊。
林薇知道,不能再耽搁了。
军令如山,军情紧急。
她擦干眼泪,深吸一口气,用力抱了抱刘大娘,然后退后几步,对着所有的乡亲们,“噗通”
一声,跪了下去!
“咚!
咚!
咚!”
她对着乡亲们,磕了三个响头。
“乡亲们!
林薇无能,不能再继续守护青玉坊了!
这半年来,承蒙大家照顾,林薇感激不尽!”
她的声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我们是大周的兵,守土卫国是我们的职责!
此去,前路未卜,但我林薇在此立誓,只要一息尚存,定不让敌寇轻易踏入我大周国土半步!”
“我等,定不负家国,不负乡亲!”
苏岚、红霞、春桃……所有的女兵,都跟着林薇,“噗通”
一声跪了下来,齐声喊道,声音铿锵有力,回荡在清晨的空气中,带着一种决绝的悲壮。
“姑娘们!
使不得!
使不得啊!”
乡亲们慌了,连忙想去扶她们。
林薇却没有起身,她抬起头,目光扫过每一张熟悉的面孔,深深地看了一眼这片她生活了半年、留下了无数欢笑和汗水的土地。
“乡亲们,保重!”
她猛地站起身,翻身上马。
“上马!”
她厉声喝道。
“是!”
女兵们齐声应和,动作迅地跃上战马。
林薇勒转马头,深深地看了一眼道路两旁的乡亲们,最后,她的目光落在了刘大娘和泪流满面的二柱身上,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出!”
一声令下,林薇调转马头,率先朝着寨门外冲去。
“驾!”
“驾!”
马蹄声再次响起,这一次,更加急促,更加决绝。
一队灰色的身影,如同离弦之箭,朝着远方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