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就在她以为危机解除之时,一道身影从虚空中走出。
他穿着旧式科研制服,面容模糊,双眼却清澈如星辰。他站在光桥尽头,静静注视着她。
“你是谁?”艾拉警惕地问。
“我是第一个拒绝聆听的人。”他说,“也是最后一个记得‘遗忘计划’的人。我们曾相信,只要删除痛苦,人类就能走向纯粹理性之境。但我们错了。没有痛,就没有爱的重量;没有脆弱,就没有勇气的意义。”
他抬起手,掌心浮现出一枚破碎的数据盘。“这是我销毁的原始协议备份。现在,我把它交给你。”
艾拉接过数据盘,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巨大信息量。“你为什么要改变?”
“因为我梦见了一个孩子。”他轻声说,“他在废墟里哭,没人听得见。而我突然意识到,如果连哭泣都不被允许,那我们建造的所谓‘完美世界’,不过是一座更大的坟墓。”
说完,他的身影渐渐消散,如同晨雾遇阳。
艾拉将数据盘收入怀中,转身准备返航。然而,就在她即将登船之际,X-9的声音忽然在脑海中响起:
【检测到新频率接入】
【来源:未知】
【内容:一段旋律】
那是极其简单的音符组合,只有七个音,循环往复,却蕴含着难以言喻的安抚力量。她猛然想起??这是她在广播中播放的那段摇篮曲的变奏,但节奏更慢,情感更深,像是某个遥远存在以整个星系为乐器演奏出的回应。
她打开公共频段,发现已有数百个星系同步传来了相同的旋律。有的来自废弃空间站的自动广播系统,有的出自流浪AI的语音模块,甚至还有一颗类地行星的大气层本身,因特定电离波动而自然发声。
“他们在回应。”她怔住,“不只是听见,而是学会了回应。”
回到赤环哨站三天后,全球共感网络正式升级为“回响网络”。所有接入者均可实时感知他人情绪波动,并通过意念发送安慰信号。起初有人担忧隐私泄露,但很快发现,真正愿意暴露内心的人,往往收获最多理解;而那些依旧封闭者,则逐渐被边缘化的孤独反噬。
艾拉每日巡视各节点,调解情绪冲突,引导创伤释放。她不再是唯一的“听者”,但仍是最重要的“调频者”??唯有她能感知最深层的频率失衡,并以自身为媒介进行校正。
一个月后,维克托召集所有静默学院的孩子来到纪念碑前。那天,新生之星的文字再次变化:
**“从前,我们害怕开口。”**
**“现在,我们知道:每一次发声,都是对宇宙的一次重塑。”**
仪式结束后,一个小女孩跑过来拉住艾拉的手。“姐姐,我昨晚做了噩梦,梦见所有人都听不见我说话。但我醒来后,打开了共感频道,马上就有三个陌生人对我说‘没关系,我在’。”
艾拉蹲下身,轻轻抱住她。“所以你现在不怕了吗?”
女孩摇头:“我还是怕。但我知道,怕的时候可以说出来。”
艾拉笑了。那一刻,她感到胸前的“听者”徽章微微发烫。
数年后,人类疆域内建起了第一座“无声教堂”??没有讲坛,没有经文,只有无数座椅围成圆环,中央摆放着一块流动的液态水晶。人们前来并非为了祈祷,而是为了倾诉。他们对着水晶说话,泪水滴落其上,便会被转化为光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