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潜龙在渊(2 / 2)

宋天明带着成长起来的海军,一路南下占领夷洲,改名宝岛,打败周边的海盗成为东亚最大的海上势力。

随后跟某些江南的官员勾结,从各地吸收流民,填充宝岛。

将军工产业转移宝岛后,全部精力集中到东南半岛。

随后就是不断的利用荷兰、西班牙这些欧洲人的触手不断磨练海军。

另一边也开始布局神州,组建情报网络,随时掌握动态。

利用情报网络尽可能多的吸收流民,又尽可能的封锁克难军的消息。

随后的几年对内夯实基础,对外征战磨练。

对内夯实基础,由签订契约的三千人解决。

宋天明给他们开了挂,传递了很多现代化的思想,让他们建立新式学堂,教导那些流民中的年轻一辈,因为年轻人接受新思想比较快。

夯实基础工业,特别是着重展军工业,对于火器的研究不断的更新迭代,对于战舰的研究也在不断推进,这个过程中带动民用工业的展。

对外征战则是海军方面为主导。

以东南亚地区那些西方诸国的海军磨练克难军新成长起来的海军,不断吸收经验,不断的成长。

这个过程中涉及到那些土着民的,愿意归化的就书同文,车同轨,不愿意归化的就让他成为贤者之石,其中的意外收获就是有很多都是以前下南洋的华人,大大的补充了人口。

几年后,克难军控制了东亚以及东南亚海域广大地区,西方诸国被打回印度去了,人口总数一千两百万,其中流民五百万(感谢把流民做成生意的大明官员),下南洋的华人三百万,以及归化的“蚩尤后裔”

四百万,海军五万,陆军五万。

可谓兵强马壮,潜龙在渊。

厉兵秣马,以待天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