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人总要做点什么(1 / 2)

弱者只能等待命运安排,只有强者才能改变命运。

所以,我选择躺平。

在众人或唏嘘或无奈的声声叹息里,宋天明神情严肃,带着两女朝着那悲恸欲绝的庄稼汉移步而去。

他每迈出一步,周身环绕着一层无形却强大的真气场,所经之处,人群恰似被一双温柔且有力的巨手轻轻拨开,自然而然地让出一条通路。

“你的孩子尚有生机,我可以救他。”

宋天明的话语音量虽不大,却清晰无比地传进每个庄家汉的耳中,宛如洪钟鸣响,坚定而有力,刹那间冲破了那弥漫在他身上的绝望阴霾。

原本沉浸在悲痛深渊,宛如失魂落魄木偶般的大汉,就像是落水者抓住一根救命稻草,原本黯淡得如同死灰的眼眸里,瞬间燃起了希望的灼灼火花。

他不及思索,“扑通”

一声,重重地跪在地上,朝着宋天明拼命磕头,额头与地面撞击出的“砰砰”

声响,本来他内心深处绝望与对希望极度已经将他淹没,宋天明的出现仿佛乌云笼罩着世界突然被阳光照射进来。

宋天明微微侧身,将目光投向一旁满面羞愧的胡大夫,语气平和却又不容置疑地说道:“借你这地方用一下。”

胡大夫心中虽对眼前此人的自信与非凡深感诧异,但医者皆怀仁心,他不是什么心胸狭隘之人,他同样期盼着孩子能有一线生机,当下赶忙拱手作揖,态度恭敬地回应道:“兄台请随意使用。”

言罢,宋天明走在最前面,大汉小心翼翼地轻轻抱起孩子,在众人的目光聚焦下,后面跟着的两女与胡大夫一同走进店内。

店内弥漫着一缕若有若无的淡淡药香,四周有序摆放着各类草药与医具。

宋天明示意大汉将孩子轻柔地平放在一张简陋的木床上,自己则在床边稳稳地盘膝坐下。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运转起体内精妙的功法,只见一股柔和且磅礴的《神照经》真气,犹如一脉温暖的溪流,顺着他的手臂缓缓流淌,注入孩子的体内。

宋天明眉头微微皱起,全神贯注地引导着真气在孩子孱弱的身躯里穿梭游走,细致入微地修复着那些被病毒摧残导致受损的经脉与脏器。

这一过程看似轻松,实则极度耗费精力与真气,因为小孩子的经脉脆弱而且细小,需要耗费的精力比成年人更加大。

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宋天明的额头上渐渐布满了细密的汗珠,可他的眼神始越来越亮,因为孩子的情况越来越好。

周围的几人大气不敢喘,害怕打扰到他。

没过多久,孩子原本惨白得如同白纸的脸色,渐渐泛起了一丝淡淡的血色,紧闭的双眼也开始微微颤动。

宋天明心里明白,孩子已脱离危险,这才缓缓收回真气,长长地舒出一口气。

他站起身来,从一旁的桌上拿起纸笔,略微思索片刻后,提笔挥毫写下一张药方。

随后,他将药方递到大汉手中,神情认真且郑重地说道:“孩子的身体经此大病,元气大伤,现在还极为虚弱。

这个药方,一天煎服一副,用两碗水煎煮至一碗,连续服用一个月,孩子的身体便能大致恢复。”

大汉双手止不住地颤抖着接过药方,眼中满是感激涕零的泪水。

可紧接着,一丝难以言说的为难之色悄然爬上他的脸庞。

胡大夫瞧见这一幕,好奇地凑近看了一眼药方,脸上浮现出一丝欣慰的神色,说道:“都是些寻常的药材,无需什么名贵之物。

只是老张为了给孩子治病,这段日子已经快倾家荡产,恐怕连抓药的钱都拿不出来了。

这样吧,这药方所需的药材就由我来提供。”

大汉听闻此言,先是一怔,随即瞬间反应过来,“噗通”

一声再次重重跪倒在地,对着宋天明和胡大夫不停地“哐哐”

磕头,声音带着浓重的哭腔,不住地重复着:“多谢两位恩公,多谢两位恩公……”

那一声声磕头,仿佛倾尽了他全身所有的力气,每一下都饱含着他内心深处无尽的感激之情。

也不知道他积了几辈子的福,才会碰到这么多的好人,胡大夫一直帮他的孩子调养身体,才能拖这么久,不然的话孩子早夭折了,怎么能撑到今天遇上能将它治好的恩人。

宋天明见状,轻轻抬起手一挥,一股柔和的真气稳稳地托住大汉,将他缓缓扶起,说道:“可怜天下父母心,快去吧。

孩子还需精心照料,切莫耽搁了。”

大汉千恩万谢,在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