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常委会议结束后那间熟悉的办公室里,空气里还残留着一丝严肃议题带来的紧绷感。
市委书记宋江与市长高成飞隔着茶几相对而坐,袅袅的烟霭在两人之间缓缓升腾,暂时驱散了公务的凝重。
“成飞,范书记对阳城下一步的发展,特别是如何在‘万亿’基础上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几点明确的意见和要求。”
宋江神色认真,将省委书记范志国的指示精神,结合自己的理解,向高成飞做了详尽的传达。
“这些意见高屋建瓴,切中要害,是我们未来一段时间工作的遵循。市政府那边,务必要不折不扣地领会好、落实好,确保省委的决策部署在阳城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高成飞专注地听着,不时点头,将关键点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书记放心,省里的指示非常及时和重要,市政府一定会组织专题学习,细化成具体的工作方案,强力推进。”
正事谈毕,宋江从烟盒里又抽出一支烟,递给高成飞,自己也续上一支。
烟雾缭绕中,他仿佛不经意地,用一种比刚才谈论工作时略显轻松,但内容却更为石破天惊的语气说道:“成飞市长,市政府那边的工作,未来一段时间,就需要你多费心,亲自把关了,务必确保市委的各项决策意图得到坚决彻底的执行。”
他顿了顿,吸了一口烟,看着有些疑惑的高成飞,终于抛出了那个关键信息:“另外,接到省委的正式通知,从下个月初开始,我将暂时离开一段时间,赴京参加中央党校的青年干部培训班,进行为期一个月的脱产学习。所以,在我学习期间,市委、市政府这边的全面工作,就都需要你先统管起来,担子不轻,一定要确保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切不可出现任何乱子。”
“中青班?!”高成飞脸上那原本因谈论工作而平静的表情,瞬间被极度的震惊所取代,虽然这神情只是一闪而逝,但瞳孔的微缩和刹那的愣神,依然暴露了他内心巨大的波澜。
作为在体制内浸淫多年的高级干部,他太清楚“中青班”这三个字背后所蕴含的惊人份量——那是培养未来栋梁的最高殿堂,是通往更广阔政治舞台最明确的信号,是无数同级别干部梦寐以求却难以企及的机遇。
震惊过后,他的目光中不由自主地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发自内心的深深羡慕。
他迅速调整好情绪,脸上绽放出真诚而又带着些许复杂意味的笑容:“书记!恭喜您!真心为您感到高兴!这可是天大的好事!祝愿您此去,学有所成,更上层楼,真正是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他半是认真半是玩笑地补充了一句,“以后啊,您可就是咱们阳城走出去的坚强靠山了!”
宋江闻言,也不禁莞尔,指了指他:“你这家伙……”两人间的气氛因这个玩笑而变得更加轻松,但高成飞眼底那抹羡慕,却挥之不去。他明白,这不仅是一次学习,更是一次政治上的跃迁,宋江的前途,已然不可限量。
在随后的谈话中,宋江就当前几个重点推进的项目、需要持续关注的民生问题、以及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向高成飞做了更细致的交代。他强调,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前提,发展则要蹄疾步稳。
接下来的几天,宋江的日程依旧排得很满。他分别与市委、市政府班子的其他主要成员,以及部分关键区县和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个别谈话或小范围座谈。
他并未主动提及中青班之事,但敏锐的干部们已经从各种渠道捕捉到了风声,谈话间不免多了几分由衷的祝贺与对未来工作的表态。
数日后,那份盖着省委组织部鲜红大印的正式调训文件,终于摆在了宋江的办公桌上。
文件明确了报到时间、地点、学习期限以及相关的纪律要求。白纸黑字,标志着此事已尘埃落定,进入了倒计时阶段。
在最后仅剩的几天里,宋江展现出惊人的条理性和掌控力。他主持召开了数次专题会议,对开年的经济运行、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社会稳定等工作进行了再部署、再强调。
他审阅签批了大量积压的文件,确保重要事务不留尾巴。他还特意抽出时间,视察了节后复工复产的部分重点企业和民生工程,给基层干部和群众带去信心。
在这紧锣密鼓的安排中,他特意请市委副书记杨红力来到办公室进行了一次深入谈话。
“红力同志,坐。”宋江亲自给杨红力倒了杯水,态度亲切。
“书记,您找我?”杨红力坐下,神色恭敬。
“嗯,有件事要跟你通个气。”宋江平静地说道,“组织上安排,我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