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4章 班长(1 / 2)

钟青林部长那番高屋建瓴又饱含重托的讲话,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在中青班五十名学员的心中激荡起久久不息的波澜。

开学典礼结束后,班主任殷昌辉深知趁热打铁的重要性,立刻组织全班进行了一场深度讨论,主题便是围绕钟部长的讲话精神,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和思想认识,谈体会、谈感悟、谈打算。

此时的学员们,经过几天的共同生活、学习和初步交流,彼此间的陌生感已消融大半,讨论的氛围明显比初次见面时更加热烈和深入。

来自发改委的李卫东结合宏观经济调控,谈了对“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解;来自西部省份的刘国栋则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入手,阐述了基层治理的复杂性与创新必要性;来自外交部的陈明分析了当前诡谲的国际形势,强调了领导干部保持战略定力和增强斗争本领的重要性。

宋江也发了言,他没有过多渲染阳城的万亿GDP,而是重点谈了在推动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如何平衡经济增速与民生改善、环境保护的关系,如何通过“党员责任制”等具体抓手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他的发言务实而富有见地,进一步巩固了同学们对他“实干派”的印象。

讨论从上午持续到下午四点,思想在碰撞中升华,共识在交流中凝聚。

每个人都感觉收获颇丰,对肩负的责任有了更深切的体悟,脸上流露出一种汲取精神养分后的满足与深思。

就在讨论告一段落,大家以为今天的学习即将结束时,殷昌辉话锋一转,抛出了另一个备受关注的议题:“好了,关于钟部长讲话精神的学习讨论,我们暂告一段落。现在,我们进行下一个环节——班级临时党支部支委和班委的推选,特别是班长的选举。”

话音一落,教室里原本活跃的气氛瞬间变得微妙而安静。

班长,这个在普通学校里常见的职务,在这个特殊的中青班里,却蕴含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它不仅仅意味着服务同学、协调班级事务,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认可,一种在精英群体中脱颖而出的象征,是未来政治履历上颇具分量的一笔。

没有人不心动,但在座的都是极具政治智慧的人物,深知毛遂自荐在此时显得过于急切,反而可能适得其反。

一时间,教室里陷入了某种心照不宣的沉默,大家都在暗中观察,权衡着局势。

殷昌辉似乎早已预料到这一幕,他微微一笑,打破了僵局:“既然大家都很谦虚,那我们就按照民主程序,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每人一票,在选票上写下你心目中适合担任班长的人选。得票最高者当选。”

工作人员迅速分发了小纸条。宋江心中也起了波澜,他渴望承担这份责任,也自信有能力做好。

但他同样谨慎,只是在选票上工整地写下了自己思考后认为最合适的人选。

投票结束,唱票开始。黑板上,几个名字、来自经济强省广粤省的广川市市长周冬强、来自发改委的李卫东、以及来自外交部的陈明。这几位,或是地方政绩斐然的实力派,或是部委中手握实权的少壮派,都具备相当的竞争力和人气。

唱票过程牵动着每个人的神经。票数交替上升,竞争颇为激烈。随着未读选票越来越少,宋江的票数逐渐呈现出微弱的领先优势。

最终,当最后一票念出,结果尘埃落定——宋江以15票的最高票数,成功当选为中青班班长。

这个结果,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他的年轻有为、主政阳城的突出政绩、以及几天来在讨论中展现出的务实作风和思考深度,显然赢得了相当一部分同学的认可。

尤其在一些来自地方、同样面临发展压力的同学眼中,他的经验更具参考价值;而一些部委的同志,或许也看好他与即将履新组织部的范志国之间的潜在关联,愿意投下信任的一票。

殷昌辉宣布结果后,示意宋江上台发表感言。宋江没有推辞,他步履沉稳地走上讲台,面向全班同学,脸上带着谦逊而诚恳的笑容。

“非常感谢各位同学的信任和支持!”他开口第一句,语气真挚,“说实话,在座很多同志的经验、能力都在我之上,大家选我当这个班长,我深感荣幸,也倍感压力。”

他没有空谈抱负,而是直接切入“服务”的核心:“在我看来,班长不是什么领导,就是一名‘服务员’,一个‘联络员’。主要任务就是为大家搞好服务,做好沟通联络,保障好咱们班的学习和生活顺利进行。今后,学习上、生活上遇到任何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