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1章 十六字要求(1 / 2)

宋江停顿了一下,一字一句地强调:“我考虑,当前的工作,必须遵循‘深入思考、线路清晰、上下连贯、精准力’这十六字要求。

下面,我谈一些具体想法,咱们共同商议。”

第一条线:巩固扩大文旅成果,推动产业实现质的飞跃。

“文旅产业是我们冲击万亿目标的重要引擎,也是优势所在。”

宋江先定调,“黄金周的火爆,暴露了潜力,也揭示了短板。

下一步,不能停留在‘热闹过了’的层面。”

高成飞立即补充:“是的,书记。

我建议,

第一,深化市场分析要‘透’。

不能只看总人数和总收入,要立刻组织改委、文旅局、统计局、高校专家成立联合课题组,对15oo万游客进行‘用户画像’:他们从哪里来?年龄结构如何?消费偏好是什么?平均停留几天?对哪些项目最满意?哪些方面有抱怨?特别是乡村旅游,为什么能异军突起?是体验感好,还是性价比高?这些数据挖透了,我们才能知道‘流量’为什么来,也知道怎样才能让他们‘留下来’、‘常想来’。

这关系到我们是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型的根本。”

宋江赞许地点头:“非常到位。

第二,加快补齐短板要‘狠’。

几个重点景区承载力告急的问题,不能再拖。

要成立工作专班,自然资源、规划、建设、文旅部门联动,科学论证,加快实施扩容提质工程。

智慧旅游系统要在现有基础上升级,确保高峰期的畅通。

同时,”

他目光转向窗外,“要大力展夜间经济,让游客‘白天观景,夜晚赏灯’;要鼓励创意经济,把我们阳城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现代科技、文创产品活化起来;旅游商品的研要避免‘全国一盘货’,必须打出‘阳城印记’。”

“第三,”

宋江继续道,“建立长效机制要‘实’。

这次宣传部、组织部、文旅局等多部门协同作战的成功经验,要固化下来。

我考虑,可以探索建立常态化的‘文旅融合展联席会议制度’,由市委或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定期会商,解决跨部门难题。

要把节假日的‘突击战’和日常的‘持久战’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淡季不淡、旺季更旺’,让文旅产业真正成为我们冲击万亿目标的稳定支撑。”

第二条线:强化经济运行调度,确保关键指标强势进位。

“文旅是亮点,但冲刺万亿,必须多点开花,全局力。”

宋江将话题引向更广阔的经济战场,“黄金周带来的145亿直接或间接收入和3o多亿的财政收入,给我们增添了巨大信心和底气。

这股势头,必须延伸到整个经济大盘子。”

高成飞对此感受更深:“我完全同意书记的意见。

当务之急,一是紧盯重点项目要‘抢’。

要利用当前建材价格相对稳定、施工黄金季节的有利时机,对全市在建的重大产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推进机制。

要把黄金周展现出的‘阳城度’复制到项目建设上,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确保年度投资计划不仅能完成,还要力争额完成,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这是gdp增长最直接的拉动力量。”

“二是激企业活力要‘准’。”

高成飞接着说,“要趁热打铁,近期密集举办银企对接会、产业链招商会、专题招商推介会,把‘十一’期间阳城在全国展现出的热度、活力和良好形象,迅转化为投资吸引力。

要落实好国家、省、市各项惠企纾困政策,尤其要关注中小微企业的实际困难,优化营商环境,‘放水养鱼’,让他们能尽快恢复元气、扩大生产。

市场主体有活力,经济增长才有源头活水。”

宋江插话强调:“三是保障财政平稳要‘稳’。

3o多亿元的财政收入是好事,但更要管好用好。

要加强税收征管,做到依法征收、应收尽收。

同时,要优化支出结构,确保民生、重点项目等关键领域的支出,要精打细算,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严防年底‘突击花钱’。

财政稳健是冲刺万亿的压舱石,决不能出任何闪失。”

第三条线:统筹展与安全,筑牢冲刺万亿的坚实基础。

“越是冲刺关头,越要稳字当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