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舰队快穿过大黑山岛,向着渤海海域的中心位置而去。
驶离黄海的同时,高原这边将15艘潜艇留了下来,布防在渤海与黄海的分界线上。
人民军青岛舰队这边在行进的同时,日军这边正悠闲地喝着下午茶呢!
距离津市的12海里的海面上,一支庞大的舰队正悬停在这里。
位于正中心位置的两艘航空母舰的舰尾位置悬挂着一面日本海军独有的“旭日旗”
。
在这两艘航空母舰正前方的位置,两艘硕大的战列舰整齐地排列着。
这两艘的舰尾位置同样悬挂了“旭日旗”
,只不过,其中一艘的舰桥上悬挂起了中将旗。
这面中将旗代表的含义可不少。
先,第一个含义这艘舰艇是旗舰。
第二个含义这次行动的指挥官军衔是中将。
日本海军的军衔旗区别整体上不是很大,整体都是以“旭日旗”
为主。
少将旗的上下位置为两条红色条纹,而中将旗只有上部位置有红色条纹,下面是空白的。
至于大将旗就更简单了,上下两个位置都是空白的。
没错,这次“清剿”
特混联合舰队的司令官是日本海军中将牧野康夫,而他所选的旗舰正是眼前的这艘战列舰。
这两艘战列舰全部属于“金刚级”
高战列舰,名称分别为“比睿号”
以及“雾岛”
号。
而作为旗舰的正是“比睿号”
战列舰。
“金刚级”
高战列舰共有四艘,剩余的两艘分别是“金刚号”
以及“榛名号”
。
其基本数据为舰长222米,舰宽为31o2米,吃水深度为96米,排水量标准为吨,满载排水量为吨。
最快航可达到3o3节,满编制舰员有13oo人。
武器装备4双联装356毫米45倍径的主炮,14单装的152毫米5o倍径的副炮以及4双联装八九式127毫米4o倍径的高射炮。
装甲厚度,侧舷位置装甲为2o3毫米,甲板为1o2毫米,炮座底部为343毫米,炮塔的前部位置厚度为254毫米,司令塔位置厚度也是254毫米。
可以说,“金刚级”
高战列舰和人民军这边的“依阿华”
级战列舰根本没有可比性。
“依阿华”
级战列舰拥有9门4o6毫米5o倍径k7主炮,k8穿甲弹射程为38公里,可穿透57o毫米垂直装甲。
反观“金刚”
级战列舰这边,8门356毫米45倍径主炮,最大射程约3o公里,穿甲能力有限。
火力上面,“依阿华”
级战列舰完虐“金刚”
级战列舰。
防空火力这边就更不用说了,2o门127毫米高平两用炮+密集防空网,更重要的是其配备的k8火控雷达和先进弹道计算机。
这简直就是跨时代的产物。
两相对比之下,日本海军已经输了一半。
这里有人会有些疑惑,在其印象里航空母舰这种大玩意不应该才是特混舰队的旗舰吗?!
怎么到了你这,一艘战列舰成为了特混舰队的旗舰。
这还真不是,日本海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被“大舰巨炮”
的思想束缚住,根本没有将航空母舰放在心上。
所以,几乎每一次作战都选用战列舰作为旗舰。
而这一次也是不例外。
“比睿号”
战列舰上,特混舰队司令官牧野康夫正带着人员视察舰上各个地方。
此时虽说已经进入秋季,但整个特混舰队的鬼子还是身着日本海军的夏季作战服饰。
牧野康夫身着笔挺的白色海军制服,肩章上两颗金黄色的星星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刺眼。
其身后跟着一众参谋以及舰长,所有人都保持着恭敬的距离。
他这边在检查的同时,两艘航母以及其余的十几艘舰艇也在舰长的率领下开始细细盘查隐患。
这或许是日本海军长期以往保留下来的经验吧!
毕竟,开战之前所有的隐患都必须消除。
不然很有可能,你的炮管刚打完一炮,需要开第二炮的时候,由于长时间没有养护和清理直接炸膛了。
这种情况,在双方交战的时候简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