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钟教授是废物宋明远得到青霉素提取困难的消息(1 / 2)

厂长是宋明远从泰安总医院调过来,名字叫做包涛,他负责整个制药厂的行政管理工作。

而那个被“策反”

过来的生物学钟教授则是全权负责抗生素的研究、提取以及制造。

“走,进去边走边说!”

宋明远这次来这里视察的目的就是想要看看抗生素的研究到什么阶段了。

现在这个时期,抗生素类的药物可以说是有价无市。

这种类型的药物在黑市基本上都是要用黄金来购买,而且是溢价的那种。

所以,你可想而知抗生素类的药品对于整个人民军,乃至整个冀鲁两省是多么的重要。

虽说能够用积分兑换,但别人的终究是别人的,自己有才算是真正的拥有。

宋明远笑着和一众制药厂的人都握了手,一起踏入了制药厂内部。

在包涛的带领下,宋明远一行人参观了整个制药厂,包括几条生产线。

这座制药厂新建起的时候,宋明远就兑换了好几条生产线。

这其中包括磺胺类药物、像葡萄糖液、医用纱布、医用酒精等。

而青霉素的生产线虽然也是兑换了出来,但因为没有技术,现在还处于空闲状态。

至于说什么时候能够投入生产,还是一个未知数。

手术器械这些,则是由医疗器械厂生产。

中成药这些,则是由另外的制药厂进行生产。

后续一旦大型制药厂建立完毕,这两个小的制药厂就会进行辅助生产。

一行人穿过相对繁忙的磺胺生产线和医疗耗材生产区域,最终来到了位于厂房最里侧。

这里相对其他区域来说显得格外安静。

没错!

这里正是盘尼西林生产线。

崭新的设备在灯光下泛着金属的冷光,管道和反应罐排列整齐,却因为没有运转而缺乏生气。

与外面机器的轰鸣声相比,这里安静得有些压抑。

宋明远的目光扫过这些闲置的“宝贝”

,最终落在了陪同在侧的钟教授身上。

这位从敌占区“策反”

过来的生物学专家,此刻眉头紧锁,眼神中带着科研工作者特有的专注与一丝不易察觉的焦虑。

距离眼前之人将青霉素资料交给他已经两个月了,可现在将青霉素提上生产日程的环节,还是遥遥无期。

因此,他现在非常地紧张,生怕自己的小命就没了。

“钟教授”

,宋明远开口,语气温和但带着明确的指向性,“这些设备已经就位有些时日了。”

“我知道,从实验室的菌种筛选、培育,到工业化酵、提取、纯化,每一步都是难关。”

“现在,最大的卡脖子问题在哪一环节?!”

“是菌株的产量,还是提取的纯度,又或者是规模化生产的工艺稳定性?!”

宋明远的话字字玑珠。

包涛也看向钟教授,神情紧张。

行政管理他在行,但这技术突破,全厂乃至整个人民军的希望,都系于这位沉默寡言的教授身上。

虽然这家伙曾帮助日军研究,但现在只要是投降了人民军,他就是人民军的一员。

钟教授手微微颤抖的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引领着宋明远走进旁边一个用玻璃隔断出来的小型实验室内。

这里面整齐摆放着显微镜、培养皿、恒温箱等诸多实验设备,几个年轻的助手正在忙碌。

“总座!”

钟教授深吸一口气之后,他有些沙哑的声音从喉咙里出,“实不相瞒,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想的要多。”

“先是最基础的菌种问题。”

“我们目前分离和培育的青霉菌株,单位产量太低,而且极其不稳定。”

“这要是放在实验室内进行小规模培养还尚可,一旦放大到工业化的酵罐中,杂菌污染和菌种退化的问题就会非常突出。”

随后,他指着恒温箱里一排排的培养皿。

“您看,这些是我们正在尝试优化的不同培养基和培养条件,就是希望能从中筛选出更健壮、更高产的菌株。”

“但这一切都需时时间,需要的大量的试错和成本时间。”

“其次,”

钟教授又指向墙上宋明远所兑换出来的工艺流程图,“即使是菌种问题解决了,这才是刚刚开始,后续的提取和纯化也是巨大的挑战。”

“酵液中的青霉素含量极低,其中的杂质却非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