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面都没见到,就出了南梁皇宫。
南梁皇帝驾崩,南梁太子也就是颐和公主一母同胞的兄长继位。
王爷和永王一起恭贺了南梁太子登基,就启程回宁朝了。
在南梁太子的登基大典上,王爷敏锐的觉察到南梁皇帝的亲弟弟,南梁太子的皇叔代王的野心,他没把南梁新帝放在眼里。
而且南梁皇帝信任自己的弟弟,让他执掌兵权,这是大患。
在看到颐和公主摔倒后,王爷就再没见过她的面,只是心底那抹身影,挥之不去。
他很清楚,他一个将军王世子和南梁公主不会也不能有交集,三面之缘,可能要用一生去遗忘。
他们回到宁朝,不过当时边关有点事,王爷就让永王先回京复命,他留在边关。
他在边关待了小两个月,就在他准备回京时,南梁传来密报,代王意图谋反。
王爷脑海中闪过颐和公主摔倒时的模样,他情难自抑,快马加鞭赶到南梁。
他也不知道自己去能做什么,但代王要真谋反了,他不会给南梁新帝和颐和公主活路。
但他赶到时,已经迟了一步。
南梁皇宫一片火海。
宫里宫外都乱成一锅粥了。
但乱也有乱的好处,守卫严明的皇宫,他轻而易举就进去了。
他和高阳王找到颐和公主时,她的寝宫被大火吞噬,她抱着才三个月大的南梁小太子,在火海中逃窜,求助无门。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颐和公主死定的时候,就连高阳王都是这么认为的。
王爷冲入了火海,再也没出来。
高阳王以为王爷给颐和公主还有小太子陪葬了。
他接受不了代王弑君夺位,浑浑噩噩的回府,却在府外看到了闯入火海的王爷,颐和公主和孩子待在马车里。
高阳王还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不敢置信。
王爷确实冒险进去救人的,但他从来不做一点把握都没有的事。
高阳王拍着他肩膀道,“你怎么逃出火海的?”
王爷道,“当时门外那么多人,直接出来,难逃一死,所以我带她从后门走的。”
在那样危急的关头,还能想到逃命之后的事,高阳王打心底佩服。
高阳王和老王爷要讨伐代王,并积极找人同谋此事。
王爷问他们,“代王手握兵权,又已经坐到那个位置上去了,你们有几分胜算能将他拉下来?”
胜算。
一分也没有。
老王爷道,“即便没有胜算,拼着这身骨头不要,我也不能让南梁落入这样的乱臣贼子手中!”
王爷直言道,“你们唯一的希望是南梁小太子。”
“韬光养晦,庇佑他平安长大,他能名正言顺的兴讨伐之师。”
“不然你们就算真讨伐了代王,也会因为内讧,最后如一盘散沙,这是你们想要的结果吗?”
王爷这么劝他们,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