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国公上前一步,笑着说道:
“陛下,如今水源问题解决,
将士们听闻消息后,士气大振,
都盼着能早日恢复战力,为朝廷效力。”
光汉皇帝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
“既然如此,待将士们士气彻底恢复,
朕定要将这军营彻查一番,务必找出林鹤轩那逆贼。
若不将其绳之以法,
朕如何对得起那些枉死将士,如何向天下百姓交代!”
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愤怒,双手不自觉地握紧。
镇国公抱拳说道:
“陛下所言极是!
林鹤轩此贼,罪大恶极!
臣等定会竭尽全力,将其捉拿归案。
此次水源危机解除,军心重聚,正是搜查的好时机。
臣建议,在取水时将搜查的命令下达,让军卒们逐一排查,
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可疑之人。”
光汉皇帝思索片刻,点头道:
“嗯,是个好办法。
传令下去,各营将领务必亲自负责,仔细盘查营中人员。
对那些来历不明、行为异常者,立刻上报。
另外,在军营中张贴林鹤轩的画像,让将士们都认清他的模样,
一旦现,格杀勿论!”
黄俊在一旁连忙应道:
“遵旨!”
然后匆匆出去传达皇帝旨意。
此时,营帐外传来阵阵欢呼声。
光汉皇帝走到营帐门口,掀开帐帘,
望向远处士气高涨的军营,心中感慨万千。
“朕定要让这军营重归安宁,
让将士们能安心出征,为我朝开疆拓土,抵御敌军。”
他低声自语道。
回到案几前,光汉皇帝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军情奏报,心中盘算着接下来的计划。
“如今水源已得,军心渐稳,东北战事也要提上日程。”
他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镇国公和兴国公,
“二位国公,你们觉得这仗该如何打,是该全力行军?
还是就这么慢慢悠悠走着,
给蛮国压力,让贺兰部就吊在那里!”
镇国公闻言,微微皱眉,陷入沉思。
少顷,他抬起头,目光炯炯,拱手说道:
“陛下,依臣之见,行军度需依战局态势灵活而定。
当下,我军刚经历水源危机,虽说士气有所恢复,
但将士们体力损耗仍在,不宜贸然全力行军。
再者,若行军过快,补给线拉长,一旦遭遇敌军截断,后果不堪设想。”
兴国公在一旁微微颔,补充道:
“镇国公所言极是,况且,我军要目标是守住龙翔关,需确保全须全尾的到龙翔关。
若是一味急行军,我军对周边环境的侦查难免会有所疏漏,
若出现什么岔子可就不好了。”
光汉皇帝认真倾听,神色凝重,手指轻敲桌案。
营帐内一片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帐外军卒走动的脚步声。
良久,皇帝开口道:
“二位国公所言,皆有道理。
如此,传令各军,以日行三十里的度稳步推进,
每五里设置一处岗哨,确保补给线安全畅通。
斥候队伍扩大至三千人,分为十队,呈扇形向四周散开,
方圆五十里内,但凡有敌军动向,务必第一时间回报。
对了,还要兼顾着寻找水源,
当然,朕也只是说一说,具体行不行还要靠都督府决断。”
“遵旨!”
镇国公与兴国公齐声应道。
光汉皇帝站起身来,在营帐内缓缓踱步,继续说道:
“至于对蛮国的战略威慑,不可仅仅依靠行军度。
原本组建先锋军提前到达龙翔关是一个极好的办法,
但碰到了这等乱臣贼子,以至于就算是现在你我想要组建先锋军,也不能组了,倒是可惜。
“陛下,没有一直胜利的战事,这一次我等被乱臣贼子诓骗,
下一次便有了经验,定然能识破其阴谋诡计!”
镇国公纳兰亭缓缓开口。
光汉皇帝轻笑一声,点了点头:
“希望吧,尔等都去忙吧。”
“是,陛下!”
在水源滋润下,军营里重新焕出勃勃生机,
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