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3章 古怪万分(1 / 2)

武神伐仙 山桔 1429 字 2天前

“探子来报,一些流民最近都在帐篷里待着,没敢靠近边境。”

种鄂蹲在父亲身边,帮他把散落的胡须捋了捋,

“不过儿子总觉得,他们不会安分太久,

毕竟冬天快到了,草场的草不够吃。”

种应安点了点头,把军报放在竹椅旁的石桌上。

军报是三日前送来的,说的是京畿那边清隐田的事。

“报,大人,府门外有开元曾氏的人求见,说有要事相商,还带了份厚礼。”

亲兵的声音打破了院里的沉静。

种应安皱了皱眉,手里麦粒差点掉在地上。

开元曾氏?

他怎么会突然派人来赤林城?

曾氏是北方大族,靠铁矿家,

这些年跟京里勋贵走得近,

朝廷清隐田,曾氏是第一个递反对折子的。

西军去年冬天缺铁矿打造兵器,

他让人去曾氏的矿场求购,

曾氏的管家却推说矿脉枯竭,连一斤铁都没给。

如今突然派人来,还带了厚礼,其中有什么猫腻?

“让他进来。”

种应安把木盒递给种鄂,慢慢站起身,

拐杖在石阶上敲了敲,出笃笃的声响。

不多时,一个穿着青布长衫的中年男人跟着亲兵走进院。

他看着像是个管家,手里提着一个沉甸甸的布包袱,见了种应安,立刻躬身行礼,动作恭敬得有些过分:

“小人曾福,是开元曾氏的管家,见过晋国公爷,见过赤林伯。”

种应安坐在竹椅上没动,目光落在曾福手里的包袱上,声音平淡:

“远道而来,有什么事?”

曾福抬起头,眼神里带着点小心翼翼的试探,

他把包袱放在石桌上,解开系带,里面竟全是小块精铁,泛着冷光,拿在手里沉甸甸的。

他又把文书递过来,双手捧着,语气愈恭敬:

“我家家主让小人来,是给西军送些铁矿。

这文书上写着,这次先送五千斤精铁,后续每月还会送三千斤,直到明年春天。

我家家主说,西军守着北疆,是大乾屏障,

这点铁矿,算不得什么,只求能为北疆安稳尽份力。”

种应安的手指刚碰到文书,就猛地顿住了。

他抬起头,眼神里满是诧异,连原本有些浑浊的眸子都亮了几分:

“每月三千斤?”

旁边的种鄂也愣住了,他伸手拿起一块精铁,用指甲划了划,

铁面光滑,没有杂质,这是最好的精铁,

用来打造马刀和箭簇最合适。

去年他们求曾氏的时候,曾氏连劣铁都不肯给,

如今却主动送来了精铁,还是按月送,这实在不合常理。

“是是这样的。”

曾福被种应安的眼神看得有些慌,

手指下意识地攥着长衫的下摆,

“家主说,之前是家族糊涂,没明白西军的辛苦,

如今想通了,自然该尽份心。”

“想通了?”

种应安冷笑一声,拐杖在石桌上敲了敲,

“你老实说,你们家主到底想干什么?”

曾福的脸色白了白,眼神闪烁了一下,却不敢说实话

老祖的牌位碎了,可这些事,哪能随便跟外人说?

他只能硬着头皮,又躬身道:

“国公爷明鉴,家主是真心想为北疆出力,没有别的心思,

您要是不信,看这文书上,还有家主私印。”

种应安拿起文书,展开来看。

上面果然盖着曾承宣的私印,红泥还没完全干透,字迹也写得工整。

他看了半天,心里的疑惑却更重了,

曾氏向来眼高于顶,

若不是出了天大的事,绝不会这么低声下气地送铁来。

难道是京里出了什么变故?还是曾氏自己出了问题?

“父亲,会不会是曾氏想跟咱们结盟?”

种鄂凑到父亲耳边,低声道,

“现在靖国公在京里势头正盛,曾氏怕是想找咱们当靠山。”

种应安摇了摇头,手指在文书上轻轻摩挲。

他活了六十七年,见过的阴谋诡计比种鄂吃过的饭还多。

曾氏要是想结盟,早两年就该来,绝不会等到现在。

而且送铁矿这种事,看似是示好,

实则更像更像在讨好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