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左右逢源(3 / 6)

顽贼 夺鹿侯 5300 字 10天前

军显然有不同见解:“好个屁,贼人哪儿会投降?定是伪降,让他们放下兵器出城接受整编,小曹将军再把他们都杀了,没一个冤枉的!”

    曹变蛟遂将任权儿引为知己。

    小曹心说:看不出来,任指挥使对待叛贼的态度,跟我老叔很像,嫉恶如仇啊!

    但任权儿的思考方向是反的。

    这帮人如果是伪降,绝不会放下兵器出城。

    他们如果放下兵器出城,多半是真降,让曹变蛟把他们杀了,以后长官的部下就没人敢投降了!

    我任权儿运筹帷幄,不显山露水便又为长官立一大功,美滋滋。

    如果他们放下兵器出城接受整编还是伪降,那就算曹变蛟杀的,跟我任权儿关系不大。

    最多令长官损失几千人马,将来不用伪降计策便是。

    反正结果是一样的,长官部下将领都不敢投降。

    功过参半!

    唯一一个,能以正常心态看待张振反正的人,反倒是张应昌。

    张应昌是真没想那么多,他在五将中官位最高,算是此战的指挥官,单是协调身边这五营将校军兵,就已经快让他身心俱疲。

    脑袋都快爆炸了。

    贺人龙对他是向来七个不服八个不忿,曹变蛟有一套自己的客军价值观,也就任权儿让他省点心,永远都是长官长、长官短,见面笑眯眯,能低头服管。

    最难办的就是这个杨彦昌。

    这人看着是个挺正常的东西,但表里不一言行相悖,经常答应了什么事,转头就带军队走向相反的方向,再见面还是有求必应的德行。

    整个人像患了什么控制不住五官四肢的怪病一样。

    张应昌是真觉得,可以为甘肃三营上报练国事,如果这三个两千人的小营反正,至少他手里就有一支可以信赖的军队了。

    正因如此,蜂尾针张振的求降,居然在五个各怀心思的战将那达成一致,双方仅花了一天就把这事儿推进下去。

    但张振在见到朝廷接纳反正的文书之前拒绝出城,倒是允许了明军派遣一员大将入城跟他面谈。

    任权儿、曹变蛟激烈地拒绝面谈,一致认为此事有诈。

    贺人龙也拒绝,他也认为有诈,但他自己心里有鬼,不敢像任、曹两人一样表态激烈。

    张应昌觉得自己进城被干掉,明军就没希望了。

    最后大家把眼睛都看向不能控制自己的杨彦昌。

    杨彦昌也怕进城被干掉啊,所以他就带了个元帅府编外宗室刘承光。

    不过进城之后,耀州城内的治安还行,张振等人对他的招待也不错,不说毕恭毕敬吧,至少很亲切。

    如此做派,倒是让杨彦昌放心不少。

    只不过他们各怀鬼胎互相猜疑,招降一事卡在这里,不得寸进。

    此时一听,张振说自己后悔了,杨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