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96章(2 / 3)

bsp; 村里人都夸杨若晴会照料孩子,这个年纪的小男孩本该脏兮兮的像小泥猴子。

    可是团团圆圆的身上始终都很干爽,清新。

    甚至还有妇人在池塘边浆洗遇到杨若晴,还想专门跟杨若晴这讨教经验。

    对此,杨若晴想说的是,一切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建立在良好的卫生条件基础上。

    而良好的卫生条件,则需要金钱打底。

    不说别的,就说骆家的院子里的大青石板,骆家每一间厢房里打磨细腻,暖色调的地砖。

    

    还有那些舒适讲究的室内软装,这些东西,每一样都需要大笔大笔的金钱来铺垫。

    村里人家,地上清一色都是土,天气干燥的时候起灰。

    外面下雨或者天气返潮,又或者家里谁往地上泼了一碗水,那就不得了。

    滑滑腻腻,湿湿嗒嗒,不管是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特别的难受。

    所以,通常对于那些前来跟自己打听和取经的妇人。

    杨若晴不会说出真相,而是拿起自己手边的一款带着香味儿的皂角粉,还有香胰子。

    “嫂子你这就问对人了,我都是用这两种东西给孩子们洗衣裳呢。”

    “这香胰子好香啊,多少钱一块?”

    “不贵……”

    杨若晴报了个价。

    这个价格,能劝退一半的村妇。

    但是应该也会有一半的村妇会抵抗不住那香味儿的诱惑,而奢侈一把买一块回去给小孩子专用。

    不过,对于另外一半被劝退的村妇,杨若晴正好退而求其次为她们安利了皂角粉。

    皂角粉的香味儿虽然比不得香胰子那般讲究,但是多少比她们自己用的皂角粉和土木灰要高档。

    对衣物的洁净能力也更好。

    更关键的是,价格只有香胰子的一半……

    所以,去一次池塘那边惊喜,杨若晴就像一个带货主播那样,多多少少都能推销出去一些香胰子和皂角粉。

    或许有人会说了,你们骆家不是富可敌国,有着几辈子都花不完的钱了么?

    为啥连这么一点蝇头小利都要去赚?

    不好意思,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但凡能积累下大财富的人,是不会放过任何一点蝇头小利的。

    以小积大,赚多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不放过任何一个赚钱的理念。

    将赚钱这个思维变成日常化的习惯。

    当然,这是对外。

    对内,对自家的亲人,挚友,情义无价。

    ……

    杨若晴的话应验了,当下下昼,缠绵了好几天的春雨停歇了。

    一抹斜阳挂在横扫过西边的天空,将点点暖意撒向田野村庄。

    大家伙儿都很高兴。

    骆铁匠扛着一把铁锹去了鱼塘那边忙活。

    杨若晴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