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太后密诏(2 / 3)

和赵忠,准备让宫内敲响丧钟。

    南北两宫的门阙都有钟鼓,丧钟就在门阙塔楼上。

    宫门丧钟响起后,各城门也会敲响丧钟。

    皇帝大丧,每个时辰会鸣钟十二次,一直持续三天。

    这三天就是发丧期,京师百官会着素服哭临三日。

    素服其实不需要刻意准备,因为这是指没有染色的麻衣,宫内与各官署库房都有,官员家中通常也有。

    这也不是出殡,只需要百官参与,百姓和兵士是不需要哭丧的。

    这三天是等待京师周边官员和将领奔丧的时间,三天后储君就会即位登基。

    等新君即位后,会由新皇帝处理后续的治丧之事,那时候才会准备出殡下葬等事务。

    “玄德,陛下发丧,不请太后出来主理吗?”

    董卓不知道刘备让太后禁足了,发丧都没见到太后出面,感觉有些奇怪。

    “太后重病初愈,身体虚弱,又逢白发人送黑发人,此刻悲痛万分无法视事,发丧事务只能由刘使君处理……”

    张让毫不迟疑的给了个合适的理由。

    董卓转头看向刘备:“玄德,这怕是不太合适啊……”

    当然不合适,刘备既不是宗正又不是太尉。

    让刘备主持发丧,就像是大型企业的老板去世后家里人没出面,出面的是公司里一个与老板同姓的部门经理,虽然这部门经理是销冠,但不合适啊……

    “如今外敌尚在,皇子辩被掳,发丧之事让崔烈来办,我需与仲颖一同阻截外敌。”

    刘备摇头,主动表示自己不干这个活儿,把话题掰到了军务上。

    “发丧不能闭城,雒阳十二门,我等没那么多兵力全都盯着……可要封闭几个门?”

    董卓问道。

    发丧期间要让雒阳周边所有军将和官员全部入朝奔丧,不能封闭城门自嗨。

    这也是让各军将与官员站队做决定的时候。

    但刘备和董卓都知道,袁绍多半会趁机搞事。

    刘备与董卓现在的兵力加起来只有五千,又有何进、何苗的余部需要看押,虽说连夜收编了一小部分,但当天刚收编的人肯定是不能用的。

    雒阳城大,要守着皇宫内外,还要留兵力控制朝堂,若要分兵驻于十二门,那可能哪儿都守不住。

    “不封门……天子大行,储君承继,雒阳城门大开,三日不闭,一切都按标准规制来。”

    刘备摇头说道。

    这确实是太平年间的标准规制,可现在明显不算是太平时候,袁绍的部队就在外面呢……

    董卓有些不理解:“为何?玄德,这太冒险了……”

    “我就想看看袁绍敢不敢在这三天里攻打雒阳……这三天对他是最好的机会。”

    刘备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