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
窗开两面,南街北街尽收眼底。
怎么了?这有何问题?”
方悦的眉头却拧成了一个疙瘩,眼神充满了困惑:“这就奇怪了!
大人!
高阳楼乃是南北走向而建的长条形楼宇。
既然顶层能做到南北通透,那说明它顶层并没有设置复杂的隔层或夹层,其结构应当是相对通透、连贯的。
可若是如此,底层那些支撑整座楼宇重量的基磉,怎么会平白无故地少了那么多?这完全违背了建筑承重的基本原则!
除非……”
张经纬顺着方悦的思路,眼神闪烁,沉声道:“除非……这楼的结构,并非我们表面看到的那样简单。
方悦,你有所不知,这高阳楼,原先可是有十四层的!”
“十四层?!”
方悦惊呼
张经纬点头道:“没错。
外观七层而内置十四层,我当时看了也是无比震惊。”
“楼中楼!”
方悦脱口而出,眼中精光爆射!
“大人!
‘内置十四层’!
这极有可能是采用了‘楼中楼’的结构!
就是在大的楼宇框架内部,再巧妙地嵌套搭建一层或多层独立的楼层结构!
这样从外面看是七层,但内部空间被分割成上下两层,加起来就是十四层!
这是解决高层建筑空间分割和结构稳定的一种……虽然风险极高,但并非完全不可能的办法!”
张经纬立刻摇头反驳:“不对!
若是我身处的是‘楼中楼’的内部夹层,那如何能看到南北通透的街景?夹层必然有隔断遮挡视线!”
方悦的思路却异常清晰,他指着图纸上代表顶层的部分:“大人!
您当时身处的是顶层!
顶层!
‘楼中楼’的结构,在接近顶部时,为了采光和视野,极有可能进行特殊处理!
顶层的结构很可能与下面完全不同!
它可能取消了内部的夹层隔断,恢复成一个完整的大空间,或者采用特殊的透光设计,才能做到您所说的南北通透!
这恰恰解释了为何底层基磉减少——因为部分承重被内部嵌套的楼体结构分担或转移了!”
张经纬听着方悦的剖析,眼神越来越亮,但眉头却越锁越紧。
他背着手,在图纸前来回踱步,口中喃喃自语:“我好像……想到了什么……是很细节的东西……非常关键……”
他的记忆飞倒流,试图抓住在高阳楼顶层时某个一闪而过的、当时未曾留意的景象。
突然,他脚步猛地一顿!
眼神如电光般锐利。
“是了!”
张经纬猛地一拍桌子,声音带着一丝急迫和兴奋,“快去牢里!
把那个邓家家奴给我押来!
立刻!”
黄粱虽然还在为“楼中楼”
、“基磉缺失”
这些信息震惊得有些懵,但看到张经纬如此急切的神色,知道事关重大,不敢有丝毫怠慢,立刻拱手应道:“是!
大人!
我这就去提人!”
说完转身快步冲出了公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