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手问道。
吴婉清望着窗外攒动的人头,轻轻摇头:\"烦请转告诸位,婉清蒙圣恩破格录用,更当谨言慎行。待正式入职后,自当一一拜会。\"
她摸了摸藏在袖中的《女子科举论》手稿,心知自己已成了天下女子的标杆。
此时皇宫内,王月敏正在御花园的凉亭里批阅奏章。
春日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她月白色的裙裾上投下斑驳光影。
宫女匆匆走来,在她耳边低语几句。
\"果真?\"王月敏搁下朱笔,眼中闪过惊喜,\"速宣她来见本宫。\"
不多时,一位身着粗布衣衫的少女被引入亭中。
她约莫十八九岁年纪,皮肤因常年日晒呈小麦色,双手骨节分明,指甲缝里还残留着些许泥土。与寻常闺秀不同,她行走时步伐稳健,腰背挺直如松。
\"民女李月如,参见皇后娘娘。\"
她的声音清亮如溪水,不见丝毫怯意。
王月敏细细打量这个不施粉黛的姑娘:\"听说你改良了京郊三县的水车,使旱田增产三成?\"
李月如抬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回娘娘,民女只是将祖父留下的《河防一览》中所述原理加以改良。水车叶片角度调至七分,转速可增一倍;引水槽做成螺旋状,能减少渗漏。\"
她从怀中取出一卷图纸,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尺寸与算式。
王月敏接过细看,只见笔迹工整如刻,计算精准到毫厘,不由暗暗称奇。
\"你读过多少书?\"
\"民女幼时随祖父读过《九章算术》《水经注》,后来自己琢磨了些。\"
李月如顿了顿,\"家父早逝,家中田产全靠母亲操持。民女想着若能改良农具,或许能让母亲少些辛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