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辽东,钢城(2 / 11)

饮食男女 武文弄沫 9969 字 7天前

姐姐在干什么,或是有样学样,或是得了便宜卖乖。

    顾宁也好奇,李姝早慧有可能是混血的原因,那李宁这么早开慧是什么情况?

    她可不希望自己家里出一个天才,她对两个孩子从未表现出过分的亲昵,可也不希望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背负太多的压力。

    天才对有些人来说是好事,可对于他们这样的家庭没什么必要。

    顾宁不是血统论的拥趸,但她自信同李学武能撑起这个小家,给孩子们一个轻松快乐的童年。真出了一个天才,那全家都甭得消停,全都得围着“天才”转悠、服务了。

    好在李学武这个“半”育儿专家给她解释了这一心理现象,是老二在学姐姐。

    小孩子更愿意模仿小孩子,所以老二表现的很聪明,像是早慧一般。

    其实说李姝聪明,在李学武看来闺女也仅仅是机灵罢了,绝对没有天才的头脑。

    至少现在能确定李姝并没有绘画天赋,也没有很强的音乐天赋,虽然她小时候能拿蜡笔涂鸦,跟着她妈妈接触钢琴音乐。

    但自己的孩子自己知道,用不着夸大其词,蒙骗自己。孩子是好孩子就行了。

    除了要安排老的和小的,再安排顾宁在单位的人际关系,还得兼顾小舅子要结婚这样的家务事,他不用负责具体业务,可也不能完全不管,总得费心过问,表示关心。

    年后丈人一家要回来办婚礼,会不会在这个敏感的时期引起什么复杂的状况。

    千万不要小瞧了这个时代的波澜,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丈人两口子说是回来给儿子办婚礼,在其他人看来就是要探究他顾海涛有没有其他的企图,是不是闲不住了,想要出山了。

    这个时候已经是一个萝卜一个坑,以他丈人的资历和身份重新出山,就有可能影响到其他人的进步,难免的会招来非议和攻击。

    所以作为顾家的姑爷,他还不得不为这件事多做准备,为丈人分忧。

    他做的多了,就能吸引一些目光,把丈人回京这件事弄的再复杂一些。

    反正是实则虚之,虚则实之,只要结婚这件事完成,老两口立马回金陵。

    到时候就算这些人有什么想法,只要丈人请三个月病假,影响也就消除了。

    那有人问了,这婚礼不办好不好,只顾延小两口简单领个结婚证,然后去金陵住个探亲假好了,还能旅游几天,岂不是合适?

    不合适,真的不合适。

    虽然这个年代讲究革命爱情,可也注重明媒正娶。顾家又不是什么低门小户,更没有做什么偷鸡摸狗的勾当,真要是如此低调,倒是要让人家觉得他顾海涛有猫腻了。

    什么最难揣测?是人心。

    顾海涛要回来,光明正大地回来,光明正大地走,这样才能堵住某些人的口,得以再消停几年。

    李学武反正是跟丈人透了底,大风没有刮一冬的,更没有一百年的冬天。

    有志气,革命工作到什么时候参加都不晚,路上迷雾丛丛,不如停下脚步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