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一统江湖(2 / 12)

饮食男女 武文弄沫 11325 字 7天前

就只跑堂的伙计,往往要学上三五年,他们代表了饭馆的招牌啊。

    你看后世有教这个的吗?

    没有教跑堂的,更没有教吆喝的,且饭馆也没了收学徒工的条件。

    为什么?

    不允许使用童工啊。

    解放后的饭馆子有就是以前的伙计,没有就是用的“临时工”。

    临时工好啊,能干就干,不能干就走,他们也没跑堂的手艺,就硬干。

    这跑堂的文化消失殆尽,政策放宽了以后,大家也追求起了享受,再想提高服务员的水平和质量怎么办?

    真是无奈,竟然要学西方的服务礼仪标准,中不中,洋不洋。

    有些人说了,啊,这早先跑堂的吆喝不好听,还吵,人家西方的餐厅都安静,高级,讲究。

    鬼扯,真正有生活的人都知道,市井饭馆全世界都吵,高级餐厅都安静。

    你说跑堂的吆喝声吵闹,那是你没上过饭馆的二楼、三楼包厢。

    你说西餐厅安静高级,那多半是从影视作品中看到的,属于刻板印象。

    为什么要说这一家饭馆“讲究”呢,不仅仅是有跑堂的伙计、瞭高的伙计,还有门前挂着的四个幌子。

    南方的饭店,乃至是京城的饭店都没有这种情况,唯独东北的饭店。

    饭店门口悬挂着的幌子代表了饭店的能力和等级。

    悬挂一幌代表供应小吃,两幌表示提供炒菜,四幌则标识可承办酒席,且饭馆最多悬挂四幌。

    你要说我厨艺高超,饭店很大,我要挂八个幌子,十六个幌子。那你不是厨艺高超,而是脑子有包。

    挂四个幌子的大饭馆子至少得有两层楼,一层大厅摆二三十张桌子,二层则是设多个单间雅座。

    这一处饭馆子一层大厅里并没有那么多张桌子,但桌椅板凳从用料上看着就很考究。

    大厅里有通往二楼的楼梯,楼上李学武也曾经上去过,装修的还算凑合。

    怎么说呢,这个年代的对外经营场所都是经过改造后建的,有几个是民国的古建筑啊,很少很少。

    受经济条件和形势环境影响,这处饭店门口悬挂四个幌子倒也名副其实。

    要说他们家名不副实,其实不用客人来质疑,同行早就上门“踢馆”了。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同行才是赤溜溜的仇恨嘛——

    能活到现在,还能经营下去,就说明这饭馆的手艺是应当的。

    “您先吃着,剩下的菜后厨已经在做了。”

    跑堂的伙计倒是会说话,一边给两人摆着二米饭,一边客气了一句。

    见李学武点头,他这才微微弓着腰,后退两步收着托盘往后厨去了。

    棒梗看不出这里面的门道啊,他只觉得这家饭馆很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