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回京期间冶金厂的工作就由宗芳同志代为负责。”
八月的最后一次厂办公会议,李学武在会议结束前多讲了两句。
“如果有重要工作,可以电话联系,也可以机密电报联系。”
他收拾了面前的笔记,点点头说道:“未来这些天就请诸位团结一心,精诚合作,拜托了。”
“也祝秘书长一路顺风,喜报频传,呵呵呵。”
总工程师王志军开了句玩笑,又看向常务副厂长杨宗芳说道:“接下来就要看宗芳同志的了。”
杨宗芳瞅了他一眼,转头对李学武问道:“没确定回去几天吗?”
正在收拾文件准备下会的班子成员都放慢了手里的动作,侧耳清单。
“家里的事情可能得两天,集团那边有三个会议,时间上说不准。”
李学武也没故弄玄虚,很坦然地解释道:“三个会议,一个是沈飞的二次谈判准备工作,一个是国际饭店的建设工作。”
“还有一个今年下半年的经济工作会议,正好赶在了一起。”
他拿着笔记本和保温杯站起身,同一起起身的杨宗芳一起往外面走,边走边说道:“至少一周。”
“要这么久?”
杨宗芳微微皱眉,道:“工业领导小组那边怎么办?”
李学武既然说至少一周,那很有可能是十天半个月。
他又不是不理解这种会议的程序和性质,哪里可能一次就谈完。
李学武只说了会议的主题,没提会议涉及到的议题。
如果展开了讨论和研究,再倾听专家组的意见,那一周时间是绝对不够用的。
“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呗。”
李学武看了他一眼,道:“没有我在家,你们还不工作了?”
“这倒不是,只是担心遇着紧急情况,联系不上你。”
杨宗芳解释了一句,后又补充地问道:“张恩远跟你回去?”
“嗯,这次要带他回去。”
李学武点点头,说道:“有什么情况和意见我会让他联系你。”
“最好是这样,组织人事变革、组织建设工作,还有技术革新以及新设备的安置,我这边也是焦头烂额,您得尽快赶回来。”
这不一定是杨宗芳道委屈,但一定有表忠心的成分。
李学武换一个身份,如果他是冶金厂的一把,没有其他职务,你猜杨宗芳会不会这般主动表态。
绝对的权力压力下,任何猫腻都是纸老虎,一戳就破。
李学武为啥敢在辽东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和果决的手段整顿组织架构,就因为他的秘书长身份。
刚刚在会议室,李学武只是按照组织程序将他在回京期间的冶金厂的全面工作临时交给了杨宗芳,你看众人的反应,王志军那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