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龙禁尉大将军,正二品(1 / 4)

    “咱家是大明宫的掌宫内监,戴权。”

    戴权冲穆川微微点头,算是行过礼,又笑道:“穆将军,上皇已等候多时了,将军请。”

    全福仁明显想说点什么,不过太上皇压了皇帝一头,戴权也压了他一头,他什么都没说。

    穆川的确是感受到了些许剑拔弩张的气氛,但是这跟他关系不大。

    平南镇镇守西南要道,精兵四万,加上辎重部队、后勤、退伍的士兵、家眷,还有屯田的军民等等等等,十五万都打不住。

    而最精锐的四万士兵,有一万直接就在穆川麾下,剩下的跟他也有同袍情义,一同杀过敌流过血的。

    总而言之,紧张的不是他。

    穆川同全福仁拱拱手:“告辞,公公莫送。”

    看着穆川同戴权一路离开,全福仁叹了口气,转身回去了御书房。

    皇帝正在懊恼,他跟穆川虽然相谈甚欢,但有件重要的事情忘记做了,就是给穆川取个字。

    皇帝事先也想了几个,比方百川,寓意是奔流不息,河跟山也算相得益彰。

    还有万重,取自万重山,不仅有连绵不绝的意思,也表达了皇帝对他的看重。

    再加上取字本身的含义,那穆将军就是正经的天子门生。

    问题是御书房这么一坐,皇帝察觉穆川健壮得前无古人,顿时就觉得这两个字不太合适。

    等聊起来又很投机,皇帝就彻底把这事儿忘到脑后了。

    现在想起来,皇帝懊恼过后又很是欣慰,君臣相得是真的,所以才不会那么教条。

    “所以给他取个什么字好呢?”

    皇帝正甜蜜的忧伤呢,全公公一脸愁绪进来:“陛下,戴权带穆大人去大明宫了。”

    “什么!”皇帝一声惊呼,面色就沉了下来。

    他想起上次被他予以重任的状元姜汉义,去了两次大明宫,就成了“以孝治国”的鼓吹者。

    还有再上次的舒志仪、以及最先的杜嘉音。

    《左传》中说:“国之大事,在戍与祀”,皇帝觉得祀都要往后排,他认为是在戍与律,也就是军事与律法。

    孝?

    百姓可以这么想,但当皇帝的不能连自己都骗。

    皇帝幽幽叹了口气:“且看吧。”

    倒不是说他一个支持者都没有,只是这些年他看得上的栋梁,太上皇总要来插一手。

    穆川一路跟着戴权到了大明宫。

    大明宫是太上皇的住所,宫殿金碧辉煌,巍峨雄壮,院内花草树木,就算在十月的京城,也一样是郁郁葱葱,长势喜人。

    太上皇在大殿内等着,穆川一进去就看见了那位坐在宝座上,坐直都有点困难,却穿着全套龙袍的干瘪老头。

    “太上皇。”穆川上前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