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调查(7 / 9)

危险的火药桶。

结论

日本不是“一亿总中流”

日本是一个金字塔——

·顶端越来越尖,财富越来越集中

·底座越来越大,贫困越来越普遍

·中间层正在消失,像冰山融化一样

两极分化不可逆转。

矛盾已经积累到临界点。

总有一天,会爆。

问题只是:谁来点燃第一颗火星?

新二合上报告。

看着窗外的东京

第二天,放学后。

新二刚走出校门,两个穿西装的男人就挡在他面前。

黑色西装,黑色墨镜,黑色轿车。

“神永新二?”

“是的。”

“请跟我们走一趟。”

不是请求。

是命令。

黑色的轿车停在路边,后门打开,像是野兽的嘴。

新二知道这一天迟早会来。

他上了车。

东京都调查厅,地下审讯室。

没有窗户。

只有一盏灯,白炽灯,刺眼。

一张桌子,两把椅子。

墙上什么都没有,只有水泥,冰冷的水泥。

“坐。”

男人坐在桌子对面。

五十岁左右,眼睛像死鱼——没有感情,只有冰冷。

“神永新二。”

他翻开一个文件夹。

“或者……”

他抬起头,嘴角勾起一个笑容。

“我该叫你碇真嗣?”

男人一页一页地翻着文件。

“2ooo年12月25日,松田组灭门案。

三百二十七人死亡。”

“金井正雄谋杀案。”

“还有这四个月来,十七起黑帮团灭案,共计两千一百四十三人死亡。”

“都是你干的。”

不是疑问。

是陈述。

新二保持沉默。

“不说话?”

男人点起烟,深深吸了一口。

“没关系。

我们不在乎。”

“黑帮死了就死了,反而省了我们的麻烦。”

“那些人渣,死一万个都不够。”

他吐出烟雾。

“我们在乎的是——”

他拿出另一份文件。

新二的调查报告。

“这个。”

男人的表情变了。

不再是死鱼。

而是鲨鱼。

一条闻到血腥味的鲨鱼。

“你知道你在玩什么吗?”

“调查研究。”

新二第一次开口,声音很平静。

“调查研究?”

男人笑了。

没有温度的笑,像是锋利的刀。

他站起身,绕着新二的椅子走,像是猎食者在绕着猎物。

“小朋友,历史课本没教你吗?”

“1928年,治安维持法。”

“1933年,小林多喜二,《蟹工船》的作者。”

他停在新二身后。

“知道他怎么死的吗?”

他凑近新二的耳边,声音像蛇一样吐着信:

“十根钉子钉进指甲。”

“内脏破裂。”

“活活打死。”

“死的时候才二十九岁。”

“尸体送回家时,他母亲都认不出来。

只能通过衣服辨认。”

他回到座位。

“1945年,美国人来了。

说要民主化。”

“结果呢?”

“1952年,破坏活动防止法。”

“196o年,新安保条约。”

“名字变了,法律变了,口号变了。”

“本质没变。”

他看着新二。

“我们还是特高课。”

“只是现在换了个好听的名字。”

“换汤不换药。”

他弹了弹烟灰。

“现在,我们更文明了。”

“不用刑讯。”

“不用钉子。”

“用别的。”

他拿出一张照片。

放在桌上。

推向新二。

薰的照片。

在公园里玩耍,抓着秋千,笑得很开心。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