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让师长震撼的急行军,川军被包围了(2 / 3)

p;  “开什么玩笑?十几个小时行军一百多公里,平均每小时十公里?”师长满脸夸张地道:“如果是短距离行军这个速度倒是没什么问题。”

    “可是,从晋绥交界区到总指挥部足足有一百多公里啊,连夜急行军,跨越一百多公里,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师长真的很难想象,新一团是如何创造这种行军奇迹的。

    在师长看来,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云龙见状,开口解释道:“主要无论是特战队,还是我带队的一营战士,全都是我们新一团的精锐,他们平时的体能训练就非常繁重,也算是练出来了。”

    “不过即便如此,想要凭体力跨越一百多公里也不现实。”

    “所以行军到后面之后,战士们的体力基本上都消耗了个干净,只能依靠强大的毅力和信念坚持。”

    “还有战士们都挺过来了,及时赶上了陈家峪和韩略村的战斗。”

    李云龙虽然说得轻松,但是师长完全可以想象,这连夜行军到底有多么困难。

    行军到最后,恐怕战士们都已经累得生不如死了,能成功赶到战场凭借的的确是不可磨灭的强大信念。

    “厉害。”师长由衷地开口赞叹道:“新一团果然是一支铁军,让人佩服。”

    “我现在对你们新一团的大部队可是越来越期待了。”

    ……

    另外一边,距离李云龙等人大概三十公里以外的地方。

    一支国府军队正在和小鬼子交战。

    这支国府军队和正规的中央军和晋绥军不同,这支队伍的所有士兵全都是衣衫褴褛,作战装备也非常落后,基本上都是清一色的汉阳造。

    所以,面对小鬼子的强大攻势,这支国府军队只能一边打一边撤,根本没法和小鬼子硬碰硬。

    值得一提的是,这支国府军队的绝大多数战士身上都背着烟枪。

    这正是川军“双枪”的标志。

    川军“双枪”,一把步枪,一把烟枪。

    此时正在和小鬼子战斗的军队正是川军的部队。

    川军之所以有标志性的双枪,主要是因为川省军阀混乱时期遗留下来的问题。

    当时川省军阀混乱,士兵们在作战期间形成了抽旱烟解乏的传统。

    再加上这些军阀士兵们手里的装备极为落后,战士们手中的烟枪也就被称为第二支枪。

    这才有了“双枪”之名。

    而且,川军战士们的烟枪之上竟然刻着"中华男儿,上战场,打日寇"等抗日口号,也算是一种精神鼓舞。

    这支川军部队的最高军官是李明德。

    眼看着小鬼子的攻势极为迅猛,李明德的脸色也是越来越难看。

    而且,战斗过程中,小鬼子一直在尝试对这支川军部队进行包抄,川军的局势越来越危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