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印泥盒(1 / 2)

楚峰站起身来,打量着两人。

男子三十多岁,板着脸,可以看出来,内心有点不开心。

老人头发白花,跟在年轻男子身旁。

这是一对父子,老人叫周仓,中年男子叫周顺,刚才因为一件古董在家里吵了一架。

这对父子都想说服对方,可惜谁都不服谁。

“两位,需要点什么?”楚峰客气地向这二人说着。

周顺看着楚峰,勉强挤出一抹微笑。

“您是这里店老板吧?”

楚峰点头:“没错,您有什么需求?”

周顺走到楚峰跟前:“老板,打扰您了,我爸是一位国宝帮,被人忽悠买了很多古董。不知道您方便吗!今天带了一件古董,您给看看,看看收不收。”

一旁老人梗着脖子,脸上写满了固执。

“我没有本忽悠!我都六十多岁了,大脑清醒的很!”

“爸!你就死心吧,那帮人一看就是忽悠人的,你不能信啊。等一下让老板给你一个痛快!”

“我不死心,我每天都在学习,我不会看走眼的!”周仓瞪大了,有点急眼。

楚峰听出了大概情况,感情这对父子是把他这里当成免费鉴定师了。

既然送上门的生意,无论如何都要看后再做决定。

“老爷子,别激动!坐下来慢慢说!”

楚峰安抚周仓的情绪,朝着周顺使眼色,让其少说两句。

“咱们先别争论,一切以事实为依据,把东西拿出来我看看,看完之后再定夺。”

在楚峰的劝说下,周仓将木盒打开,里面物件外围被裹着一团团布。

随着,一团团柔软的布料展开,里面露出一个小巧精致的红色印泥盒。

这印泥盒的釉色莹润,豇豆红。

豇豆红釉色瓷器创烧于康熙时期,到了雍正时期,便渐渐断烧。

这种豇豆红在康熙时期,专门供皇室使用,每一件都是官窑,属于高档瓷釉色。

“老板,这印泥盒怎么样?”周顺见楚峰只看不说话,他着急知道结果,所以询问。

楚峰笑着看着周顺:“这是一件文房用品,印泥盒,怎么来的?”

周仓没开口,一旁的周顺无奈的叹息一声,气得直跺脚,抢先说话。

“我爸,花了八千块现金,还搭进去一件康熙青花大罐换来的!您说这不是疯了是什么?!”

“你懂个屁!”老人猛地抬头,浑浊的眼睛里迸发出惊人的光芒,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那罐子才值几个钱?我地摊花3000淘的,这印泥盒可是官窑!是康熙年制落款你没看见吗?”

“爸,落款是可以仿的!你醒醒吧,现在哪里有真货啊。”周顺不服气道。

“老板,您快告诉他,这就是个现代的仿品!

成本不超过八十块!让他别再魔怔了!为了这些破玩意儿,养老金都快花完了!”

楚峰没有接话,他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印泥盒。

入手温润,釉色饱满,那豇豆红色泽过渡自然,釉下气泡疏朗有致。

底足的“大清康熙年制”青花款识,笔锋犀利,沉稳内敛,完全是官窑气象。

他轻轻打开盒盖,一股清雅淡淡的药香味,盒内朱红印泥色泽纯正鲜艳。

毫无疑问,这是一件开门的康熙官窑珍品。

楚峰见这对父子争论不休,沉吟片刻,选择了一个相对客观的说法。

“古玩这一行,真与假,价格是天壤之别。这件印泥盒,若对,市场行情在八万上下。若不对,八百块也算顶天了。”

“所以搞收藏一定要慎重,不要盲从!”

楚峰好心提醒着。

“爸,你听听!真品要八万。”

“你这个本钱差不多花了一万多,用脚指头想想都知道这是坑。”

老人的脸瞬间憋得通红,握着椅子的手青筋暴起。

他死死盯着楚峰,眼神里带着一丝倔强,声音沙哑。

“老板……你……你实话实说!这是不是康熙的。”

“是真的!”楚峰给出肯定地回答。

周顺听后,以为自己听错了。

“什么-----?”

周顺脸上的得意和笃定瞬间粉碎,取而代之的是极致的错愕和茫然。

他张大了嘴,仿佛听到了世界上最不可思议的事。

“老板,你不是开玩笑吧?”

楚峰摇头肯定无比:“没有开玩笑,我说的都是实话,可以8万收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