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2章 凭什么(1 / 2)

上山下乡,并不是指知青下乡。

塔河县为了缓解粮食缺口,所带来的压力,经过几次召开会议,最终提出解决的方案。

粮食缺口肯定是存在的,这不光只是塔河县所遇到的困难,是全国范围都难。

城里上班的工人,每月领取的口粮,也只能保证饿不死,想吃饱那是不可能的。

从领取口粮那天开始,家里就得算计好了,每天的消耗是多少,不然等到了月底粮食早吃没了。

面对这种无法回避的困难,赵刚上任之后,带来了解决的办法,这便是上山下乡。

城里人到农村里,趁着春天山里的资源多,发动年轻人进山挖野菜充饥,有了野菜吃粮食就能省下。

方案刚一提出,便得到了不少城里年轻人的积极响应,骑着自行车往乡下跑。

没一会儿,周建国派人过来,特意嘱咐要让林北抓紧时间,赶紧去大队院里。

等林北到了之后,大队院里停了三十多辆自行车,有新的也有旧的,清一色二八大杠。

每辆自行车的后座上,都夹着几个口袋,上边绑着用来挖野菜的篮子。

“好家伙,都快赶上停车场了!”

三十多个年轻人,有男也有女,基本都在二十岁到三十岁。

和村里人的灰头土脸比起来,这些城里来的穿衣打扮,明显要干净许多。

不过衣服上也有补丁,灾荒年别管是在哪里,日子都不好过啊。

从县城骑自行车,来老金沟少说也得一个半小时,这伙人估计早早就出发了。

脖子上还系着围脖,骑了这么长时间的自行车,两条腿早就麻了。

于是大伙都在原地蹦跶,以此来缓解腿麻的症状,不然下午走不了道。

高连胜拿着笔,正在登记这些人的名字,既然被分配到老金沟,那就得负责才行。

“你叫什么名字,多大年纪。”

“王秀云,二十三!”

“周大海,二十五!”

“牛根生,二十八!”

大伙都报上自已的名字和年龄,自发排列成队伍。

三行,每行十人,不多不少。

周建国看到林北来了,赶忙上前抓着他的胳膊,进屋说起了悄悄话。

“林北啊,上面安排这些人到咱们老金沟里,我都不知道让他们去干啥。”

“你这个村主任当的,连你都不知道,那我更是两眼一抹黑。”

“不是…老支书让我看着办,我只能让你帮忙救场,想办法支个招呗。”

这会儿林北都有些懵了,到底谁才是村里的话事人,怎么遇到麻烦第一时间,想到的是找他出主意。

三十人都是从城里来的,而且这还是第一批,后续还有人员前来报到。

按照上面的电报消息,总共有一百二十三人,这么多都能组成一个加强连的。

林北挠了挠头皮,自已就是个打猎种地的,他又没有当过领导。

“我看这事儿……”

刚准备要拒绝,周建国这会儿把门打开,下一步就将他推了出去。

刚好,站在了三十人的面前。

城里来的这些人,一双双眼睛都在盯着他看,打量着这个年轻人。

“我先说两句,这位是我们村的打猎能手林北,之前上过县城的报纸,独自猎杀一头熊瞎子。”

周建国这么一介绍,众人立马想起来了,他们都有看报纸的习惯,上面就有刊登的照片。

“是他啊,怪不得看起来有点眼熟。”

“单独猎杀熊瞎子,我以为是照片登错了,没想到这么年轻。”

“真的假的,熊瞎子那玩意厉害着呢,之前哪个村七八个人围攻,两人受伤还让熊瞎子给跑了。”

这些人当中,有人震惊,也有人不相信。

报纸上登的消息,估摸着就是为了做宣传用的,真实性有待考察。

周建国一个劲给林北使眼神,意思让他帮帮忙,自已是真没招了。

“别光杵着说两句,你们年纪差不多,应该能聊到一块去。”

三十人当中,有六个女生,其他的都是年轻小伙子。

周建国忙着抓春耕生产,实在没时间照看这伙人,人家就是来走过场,过几天就回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