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都带着淡淡的甜香。
夏日的合心田成了归星最热闹的地方,村民们都爱来这里散步,孩子们则围着稻田追彩蝶。
“红心稻”
长得比人还高,稻穗沉甸甸的,穗子上的虹光在阳光下流转,风一吹,满田都是流动的虹彩;“雾隐稻”
的雾光更浓了,像团化不开的蓝雾,偶尔会裹住路过的蜻蜓,让蜻蜓也沾上层淡蓝的光;“金霜稻”
则长得亭亭玉立,稻穗泛着温润的金光,与“雾隐稻”
的蓝雾相映成趣。
溪星的彩蝶越来越多,它们绕着稻穗飞,翅膀的虹光落在谷粒上,让“红心稻”
的香气更浓了;霜星的雪绒兽群竟又派来了三只小雪绒兽,它们和绒绒挤在一起,趴在田埂边晒太阳,偶尔会帮阿澈捡掉落的谷粒;露星的信鸽也常来,每次都带着星农的问候,有时还会衔来几粒露星的新稻种,放在阿澈的竹盒里。
苏棠的光珠总在稻田上空慢悠悠地转着,光丝织成一张薄薄的光网,轻轻罩在稻田上方。
光网里偶尔会裹着来自各星球的星尘——雾星的蓝雾尘让“雾隐稻”
的雾光更清透,花星的花粉尘让“虹心稻”
的穗子更艳,辰星的蜜星尘则让“金霜稻”
的谷粒更甜,这些星尘落在稻穗上,像给稻子镀了层“星衣”
,让整个合心田都泛着淡淡的星光。
阿澈每天都要带着绒绒和三只小雪绒兽去巡田。
他给“金霜稻”
的每根稻穗都系上小小的金铃铛,那是他用辰星的蜜蜡和金箔做的,风一吹就“叮铃叮铃”
响;给“雾隐稻”
的雾光里撒蝶粉,让蓝雾染上虹色;还会用干净的棉布,轻轻擦掉“红心稻”
叶片上的晨露,怕露水压弯了叶片。
有一次,他不小心把一粒“金霜稻”
的谷粒掉进了“雾隐稻”
的雾光里,本以为谷粒会被雾光裹住,没想到过了两天,那里竟冒出了株新苗——苗叶是霜星的雪白,芽尖却泛着“金霜稻”
的金光,周身还绕着“雾隐稻”
的蓝雾,成了株“金雾稻”
。
林夏见了,笑着揉了揉阿澈的头:“这是稻种在互相暖着呀,就像我们和各星球的朋友一样,凑在一起才热闹,才会生出新的欢喜。”
收割的日子终于到了,归星的村民们早早地来了,每个人都带着自己星球的特产:花星的村民扛着装满花蜜的陶罐,那花蜜泛着粉光,是花星特有的“花露蜜”
;溪星的村民提着沉甸甸的溪水罐,罐里的溪水清澈见底,还泡着溪星的“彩石”
;辰星的村民则捧着摞蜜饼,饼上撒着辰星的蜜粉,甜香扑鼻。
大家分工明确:林深和赵野推着打谷机,站在“金霜稻”
的田垄旁,金黄的谷粒随着打谷机的转动落在竹筐里,金光闪闪,像堆小小的金山;林夏和花星的村民们围着灶台,把“虹心稻”
“雾隐稻”
“金霜稻”
的米粉按比例混在一起,又加了花星的花蜜和辰星的蜜粉,蒸出了一笼笼“三星米糕”
——米糕刚出锅,就泛着虹、蓝、金三色光,甜香里掺着雾的清冽和雪的清甜;阿澈则带着雪绒兽们,抱着小捆的稻穗,把收割好的“虹心稻”
“雾隐稻”
“金霜稻”
分别捆好,挂在田埂的木牌上。
木牌上的名字早已排得满满当当:“归星·合心稻”
“云星·霞穗”
“露星·雾隐稻”
“霜星·金霜稻”
“溪星·虹心稻”
……牌沿系着的丝线也越来越多,彩的、蓝的、金的、粉的,缠缠绕绕地垂在风里,像条彩色的星带,又像把所有星球的牵挂都系在了这里。
夜里,他们在合心田旁搭起了长长的木桌,铺上了辰星的蜜染布,摆上了刚做好的各色吃食:“三星米糕”
切成小块,泛着三色光;“雾隐米酒”
装在透明的陶罐里,酒液里飘着淡淡的蓝雾;“金霜粥”
盛在粗瓷碗里,粥面上浮着层雪蜜,甜香四溢;还有花星的花蜜糕、溪星的水晶冻,满满当当地摆了一桌,这便是他们的“星稻宴”
。
村民们围坐在桌旁,说着各自星球的故事:花星的村民说,今年的花稻长得格外好,是因为撒了合心田的“红心稻”
粉;溪星的村民说,彩蝶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