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吵!”
李东阳看了一眼刘健,率先开口说道:“启禀陛下,臣等负责商业改革、土地改革等事宜。”
“只是近些时日来,发生了一些状况产生了分歧,这才……”
“嗯?”
“是何状况!”
“回禀陛下,自陛下实行商业改革以来,大明朝的经济全速发展,不少商人们已渐渐开始步上海商的道路。”
“尤为东南各地商业最为发达、赋税也非常高。”
朱厚照闻言,面露喜色道:“这是好事啊!两位爱卿为何还要如此争吵啊?”
刘健在此补充道:“陛下有所不知啊!商业的发展,以至于大量良田因此搁置、荒废。”
“如此下去的话,臣担心如此下去的话闽地的良田恐怕会成为无人耕种的局面!”
“这…不太可能吧!”
朱厚照有些不太相信的说道。
闽南等地,良田本就稀缺,百姓又怎会愿意舍弃田地。
更何况,在近些时月内的赋税上,朱厚照可是看得一清二楚,闽南等地的粮食赋税一点都没有少。
当朱厚照将心中所想悉数说出后,刘健摇了摇头说道:“皇上,这些都是当地的商人们从海外买来的粮食。”
“若是这等情况继续扩大下去,影响到其他地区,微臣担心将会动摇大明朝的根基啊!”
“届时,偌大的明朝将会采用在外购买粮食维持生计。”
“如此一来,大明朝必然将会处处受制于人!”
“微臣恳请陛下早做决断,以免发生不可估量的损失啊!”
现如今,李东阳已经看到商业改革为大明带来的巨大好处。
在此情况下,自然与刘健争执不断。
朱厚照闻言,心中已经大致明白了其中缘由。
朱厚照缓缓站起身来,微笑着说道:“没想到这闽南等地的百姓们竟然有如此大的冒险精神啊!”
在古人们的眼中,大海最为神秘,同样也是人力最为无法抗衡的地方。
不过,朱厚照却是没有太过担忧。
甚至,他看到百姓们能有此精神时,心中倒觉得十分高兴。
淡淡的笑容浮现在面颊上,朱厚照平静说道:“两位阁老不必如此担忧。”
“土地荒废一事,不会发生!”
刘健、李东阳疑惑的看向朱厚照,心中暗想道:“莫不是天子已有解决良策?”
“微臣斗胆,敢问陛下有何办法?”
朱厚照微微一笑道:“自今日起,颁布一道旨意于天下各城、各郡,凡土地三年未曾耕种者,归于官府!”
刘健、李东阳面色一顿,乍一听还没有明白皇帝所想要表达的意思。
但在他们静心思索下,却是渐渐想明了其中的关键。
普天之下,拥有田地的百姓并不多,自然也不乏有意想要耕种的。
而普通百姓们想要经商,固然是好事,同样也并非人人都可行。
这等情况下,自然会有人选择耕种。
更何况,自家分的良田,三年若不耕种便要归于官府,他们又怎会白白把良田送出去?
多种情况因素的影响下,至于刘健心中担忧的那些,仅需这一道圣旨便足以解决。
“陛下圣明。”刘健、李东阳钦佩说道。
“两位阁老平身吧!”
“谢陛下。”
朱厚照面色深邃的望着两位重臣,认真说道:“经商可行,土地改革同样也可以,两者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矛盾冲突!”
“即使耕种的粮食,同样不耽误经商。”
“臣等明白。”
朱厚照微微颔首,继续说道:“耕种田地的人稀缺,导致粮食的不足,在朕看来这并非大明朝的危机。”
“而是人口缺少的缘故!”
“在朕大明天下,还有多少土地空缺出来?日后,大明朝的疆域只会越来越大!”
“若没有足够的人口支撑,朕打下如此多的土地又有何用?”
刘健、李东阳相视一眼,默默低下了头。
这一刻,朱厚照心中有着一个想法。
那就是为大明朝增加人口,只有人口提上来,荒废的田地自然不用担心。
日后打下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