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莘莘学子,登科入仕!(1 / 2)

金銮宝殿。

朱厚照登临朝殿。

此次前去塘沽口的这段时间,内阁群臣可谓是忙成一团。

虽然天子已授权,朝中大事皆由内阁来处理。

可在一部分的事情上,他们却是不敢逾越。

待朱厚照稳定身形后,目光扫视向大殿,朗声说道:“在朕离开皇宫的这段时间,朝中可曾发生什么大事啊?”

内阁首辅刘健从朝班中走出,拱手说道:“回禀陛下,臣有一事启奏。”

朱厚照定睛落在刘健的身上,微微颔首道:“准奏!”

“据俞总督来报,他们已顺利进入暹罗海域,不日将会对暹罗用兵。”

“另周边各国纷纷上书,愿协助我大明帝国出兵牵制奥斯曼帝国其他附属国兵力。”

朱厚照微微颔首道:“如此看来,这些附属国倒也识时务!”

“皇上,现今大明朝科举已风风火火的展开。”

“科举已经完成了乡试,考中的举子们纷纷入京赶考,请陛下为当今学子出题。”

说至这般,礼部尚书刘大夏拿出了解元名册递交上去。

朱厚照目光看向名册。

大明共有两京十三省,每个省的第一名都会递交到朝廷中。

共计十五人,而这十五各乡试第一名便被称之为解元。

至于会试中的第一名被称为会元,由主考官钦点。

殿试则会在皇宫紫禁城的保和殿由皇帝亲自主持,考试学子皆是贡士。

考中者,为进士。

而在这殿试中考取第一名者,则为状元!

若有幸连中三元,乡试、会试、殿试皆为第一名,必然为天子重视。

朱厚照目光看向这一次名册时,几个颇为熟悉的名字出现在折子上。

夏言,江西解元。

历史上有名的内阁首辅,后世中与严嵩多次较量,以致严嵩颇为畏惧夏言。

直至一次严嵩诬陷夏言入狱后,他这才坐上了内阁首辅的宝座。

文徽明,江南解元。

江南四大才子之一,只不过江南四大才子一生都止步于举子……

在这四大才子中,当属唐寅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最为精通。

但在几年前的科举考试中,唐寅因太过放浪形骸,终日留宿于青楼内。

其所作所为,若有朝一日为官,必然有失朝廷脸面。

故而,在唐寅考试之时,直接被主考官赶出考场,等同于夹带私卷,终生禁考!

朱厚照目光一一看着上面的名字,心中满怀期待。

不知这一次科举,将会为大明帝国带来多少治世能臣!

虽然这名册上只有十五人,但并代表着其他举子没有什么才华。

反而,在这京考中,很有可能会杀出几匹黑马!

“请皇上出题。”

朱厚照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开口说道:“你且上前。”

刘大夏拱手说道:“微臣冒犯了。”

刘大夏来到天子面前,伸出手掌请天子示意。

朱厚照在其手心内写出了两个字后,开口说道:“便以此为题吧!”

“是,皇上。”

刘大夏领了旨意后,躬身退回到朝班中。

在科举考试之前,除了刘大夏及天子以外,考试的题目将不会被任何人知晓。

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有人徇私舞弊。

朝班内,刘大夏紧紧地握着手掌,心中铭记着那两个字‘海军’!

……

塘沽口。

自天子检阅海军以后,将士们每日都在卖力的训练,希望有朝一日能像其他海军一样征战天下,为大明帝国打下更大的疆土。

今日。

戚继光率领三千海军巡视在大明海防线上。

戚继光登上甲板,目光凝望着前方无尽的海域。

在戚继光面露深思之际,一名水手快步走上前来,拱手说道:“大人,据渔民们所说,近些时日内在此海域上曾发现倭寇的踪迹。”

“可现在,我们搜寻这么长时间,却依旧查无所获。”

“末将以为,或许是这些渔民们看错也说不定。”

戚继光没有任何动容,稍稍平复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