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九边重镇十大将军!(2 / 3)

一,宫中的一些密卫失踪,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为了不暴露自身身份,这些密卫们并未大面积去搜寻。

而这第二件事,则是交代了曹正淳已前往九边重镇的消息。

虽然这件事没有过多的交代,可就是个傻子也能明白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天下第一庄被解散,曹正淳前往九边重镇!

隐隐之中,铁胆神侯已经能感觉到皇帝在下一盘大棋!

只不过这盘大棋靠的却是以天下为棋盘,芸芸众生为棋子。

棋错一步,死的都是人命!

……

啪!

啪!

啪!

三声净鞭响,文武百官相继登临朝殿。

“臣等参见陛下。”

“免礼。”

“谢陛下。”

近侍太监上前一步,朗声宣号道:“皇上有旨,有本早奏,无本退朝。”

“皇上,臣有本要奏。”

“准奏。”

李东阳拱手说道:“自大明开海以来,邻外海国皆与我大明帝国建立了商贸关系。”

“每日货物贸易可达数万次。”

“庞大的贸易数额,极大增加了兵士们的压力,微臣恳请陛下增添一部分的人手,用以缓解港口存在的压力。”

朱厚照闻言,面露深思道:“港口通商,可比国门,事关重大。”

“爱卿此言确有其道理,朕准了!”

话说这般,朱厚照正色说道:“传朕旨意,自今日起,着手增调千人在各个港口内严格把控出入口货物。”

“吾皇圣明。”

朱厚照微微颔首,威严说道:“兵部尚书。”

“臣在。”

谢迁从朝班中走出,拱手说道。

“爱卿身为兵部尚书,想必对九边重镇的事情,更加的清楚吧!”

“不如爱卿便在朝殿上说说这九边重镇的情况。”

谢迁面色严肃的说道:“回禀陛下,九边重镇分别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太原镇(也称山西镇或三关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宁夏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甘肃镇。”

“共为九边重镇!”

“自大明建国以后,这九边重镇也就存在,当年太祖皇帝设下九边重镇,屯兵百万,以防旧朝、异族的袭扰。”

“自明之始,北方战事久争不断,而这九边重镇则是边防最前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可以说,没有了九边重镇,京城及中原便失去了一层保护的屏障。”

“因屯兵之多,又以防患战乱为重,每年派发的银两多达百万银两。”

“长此以往,在九边重镇中的将领们渐渐以田养兵自给自足,减少大明朝廷的开支。”

“……”

待得谢迁话音落下,朱厚照微微颔首道:“工部尚书。”

吕调阳走出朝班,恭敬说道:“臣在。”

“关于九边重镇的器械部署情况如何?”

“回陛下,目前九边重镇内的兵械大多采用百年前的器备,多为红衣大炮、旧式火铳。”

“虽说我大明已研制出最新的武器,可在不久之后,便相继对暹罗、倭国用兵,这些新式武器和火药全部都供给在外战事上。”

“目前在九边重镇中,尚且还未调集器备前往。”

话毕,吕调阳躬身退回到朝班中。

朱厚照目光扫视着文武大臣,朗声说道:“九边重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相信诸位爱卿比朕更加清楚。”

“太祖皇帝在位时,设下九边重镇,其本意是为了防止异族、后金等为祸大明!”

“十大将军常年驻守劳苦功高,当予以重赏,不知诸位爱卿觉得如何?”

天子话音落下,朝中的文武百官面色不禁一愣,显然有些没明白皇帝的打算。

九边重镇,十大将军,手握兵权,已是位高权重。

前些日子的凌尚岩就是最好的例子。

若皇帝此时再加封十大将军的话,朝中文武百官的地位又将如何?

一时间,朝中文武大臣不得不为自身地位开始做打算。

“皇上,十大将军劳苦功高自然是要赏,但不知皇上打算如何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