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金銮宝殿上。
朱厚照登临朝殿。
“诸位爱卿可有要事禀奏啊?”
内阁首辅刘健从朝班中走出,拱手说道:“回禀皇上,臣有本要奏。”
朱厚照微微颔首道:“准!”
刘健将昨夜前往工部的事情详细奏禀于天子。
“皇上。”
“臣等奉旨建造公立学院,根据近些时日来,吕大人的解析,已克服部分山区中的困难。”
“从目前情形来看,可借助三角形支架的原理,建造一座大桥,连接山岳两侧的地形。”
“从而以此保证山路的通畅。”
“除此可以用作建造公立学堂外,同样可以帮助地方百姓们的通行,改善当地百姓们的生活情况。”
“以此,提高地方百姓们的商业、农业等发展……”
当刘健诉说着实情之际,朱厚照闻言心动,眼前一亮道:“可有详细的图纸?”
“回皇上,臣已将图纸带来,请皇上审阅。”
说罢!刘健将图纸交到近侍太监的手中,由近侍太监呈递到龍桌文案上。
朱厚照目光扫视着图纸之际,刘健继续说道:“皇上,这图纸乃是吕大人所想。”
“臣想,这件事由吕大人亲自禀报较为妥当。”
朱厚照嘴角上露出了笑容,颔首道:“这幅图纸的想法和可用性不错!”
“准!”
“谢皇上。”
工部尚书吕调阳忙身从朝班中走出,拱手说道:“微臣惭愧。”
“皇上,虽然图纸已经绘画出来,但臣却需要先行根据地方上的情况,先行建造出一座大桥来,才能知晓。”
“否则,若是整个大明天下同时进行,无论是银两上的消耗和人力都是十分巨大的。”
“且建造桥梁耗时长,见效慢,必须要进行多次考量之后方可考虑是否继续建造。”
朱厚照闻言,眼中浮现出一抹深思,微微颔首道:“依爱卿之见,是打算择选一地建造大桥?”
“回皇上,正是。”
朱厚照开口讲道:“此法,倒也未尝不可。”
“只是依爱卿看,这第一座大桥应当着手从何处地区兴建呢?”
吕调阳拱手说道:“回皇上,臣在昨夜根据地图一一进行了对比,发现最好试验的地方,是在山西境内!”
“那里的平原和山区相连距离较短,且地形上较为复杂。”
“融合了多种因素,且又相比于南方而言简单一些。”
“臣以为,率先在山西内建造是最为合适的。”
朱厚照闻言,面色微顿道:“依爱卿之见,初步银两上的估算大约是在多少?”
“回皇上,约需一百五十万两。”
“准!”
朱厚照没有片刻迟疑,朗声说道:“命户部,调拨白银一百五十万两交于工部,近期开始筹建新型大桥。”
“吾皇圣明。”
朱厚照开口说道:“吏部尚书。”
李默忙身从朝班中走出,拱手说道:“微臣在。”
“朕命你即刻着手普查吏部中的官吏人员和近些年来参与科举考试的学子,凡有能力为师者,皆可用于公立学堂教书先生的储备!”
“臣遵旨。”
……
退朝之后。
朱厚照便也不再去管这些事情。
目前,大明朝体制制度皆已完善,只是部分时候需要他来批阅,
而现在,朱厚照无疑将有着更多的时间前往后宫,陪伴他的皇后、贵妃……
毓秀宫。
经过昨日的修养和调理后,今日的张飞雪,气色明显看的要好上许多。
当朱厚照前来于此时,发现上官海棠和夏皇后皆在这里陪伴着她。
“皇上。”
“皇后、爱妃,不必多礼。”
“谢皇上。”
朱厚照坐在一旁,疑惑的问道:“皇后和昭仪今日怎得有时间前来毓秀宫啊?”
夏皇后微笑着说道:“皇上,如今云贵妃已怀有龍嗣,在某些事情上自然是要多多注意。”
“这不懂的,不明白的,还是需要我们女人之间来沟通。”
朱厚照闻言,不免有些尴尬的笑道:“好好!”
“有皇后和昭仪在,朕也能放心了。”
“飞雪,你觉得怎么样了?”
张飞雪回礼道:“回皇上,臣妾已经没什么大事了。”
“想臣妾好歹也是个练武之人,没想到最后是因为这劳累所致。”
“看来,不出宫,身子骨明显弱了许多啊!”
朱厚照还以为她又萌生了出宫前往六扇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