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2章 气氛紧绷(2 / 6)

使用的。

截至目前,运营状况良好。

车窗外,伦敦的街景如幻灯片般缓缓闪过。

古老的建筑与现代的高楼交相辉映,透着独特的魅力。

赵长天坐在车内,心中却在默默梳理着待会儿要向英方介绍的要点。

王媛坐在他旁边。

也在抓紧最后的时间熟悉专业词汇的翻译。

抵达项目地后。

英方代表们陆续下车。

他们的眼神中透着审视与期待。

赵长天等人也纷纷下车。

赵长天面带微笑,用流利的英语说道:“欢迎各位来到我们的‘格林威治智慧新港’项目现场。

接下来,我将带大家深入了解这个项目的建设过程与运营情况。”

王媛在一旁集中注意力。

一旦赵长天表达有误,或者英方代表听不懂。

她会第一时间进行解释、翻译。

“格林智慧新港”规模宏大,拥有20个专业泊位。

可同时容纳超大型集装箱船、邮轮以及各类散货船停靠作业。

其年货物吞吐量高达5000万吨。

在区域物流运输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港口配备了300余台先进的智能装卸设备。

这些设备均采用了最前沿的自动化技术。

从货物的装卸、搬运到存储。

全程无需大量人力干预,极大地提高了作业效率。

众人沿着既定路线前行,赵长天边走边介绍:“这个项目在建设之初,面临着诸多挑战。

就拿地质条件来说。

这里的地下土质松软,且含水量较高。

给基础施工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我们的团队经过反复研究、试验。

最终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打桩技术——‘深层水泥搅拌桩加固法’。

成功解决了这个问题。

不仅如此,在建设过程中,我们还充分考虑了当地环保组织的诉求。

采用了一系列环保措施。

如设置高达5米的隔音屏障。

有效阻隔施工噪音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优化施工流程,通过精准的物料调配和设备调度,减少扬尘产生。

确保项目建设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

英方代表们不时点头,眼中流露出一丝认可之色。

走着走着,他们来到了智能设备运行区域。

张建国快步走上前,接过讲解的重任。

他推了推眼镜,开始详细阐释技术亮点:“各位请看,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智能装卸设备。

它采用了最先进的传感器技术。

能够实时感知货物的重量、形状、位置等信息。

从而实现精准装卸,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

以集装箱装卸为例。

传统方式每小时装卸量约为20个标准箱。

而我们的设备能达到每小时35个标准箱,效率提升近80%。

而且,通过这套设备与我们的软件系统相连。

还能实现远程监控与智能决策。”

说着,他拿出平板电脑。

演示了实时数据监控与智能决策流程。

英方代表们围拢过来,看得目不转睛。

此时,几位现场工人配合展示日常维护操作。

他们熟练地拆卸、检查、安装零部件。

动作行云流水。

展示出操作的简便性。

英方代表们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从设备的长期稳定性,到软件系统的兼容性。

再到成本效益等方面。

团队成员们各司其职,一一解答。

然而,就在气氛看似融洽之时,矛盾悄然浮现。

一位英方技术专家突然发难:“你们这套设备看起来是不错。

但据我所知,在应对一些极端天气条件下。

比如强风、暴雨和低温环境。

你们的设备故障率似乎并不低。

这如何能保证我们未来港口的持续高效运营?”

问题一出,现场气氛瞬间变得凝重起来。

赵长天心中一紧。

但面上依旧保持镇定,他迅速给张建国使了个眼色,示意他先稳住。

张建国深吸一口气,推了推眼镜。

沉稳地回应道:“你提出的问题非常关键。

我们在研发过程中也充分考虑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