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8章 用钱摆平(5 / 5)

忽然用方言问:“东北哪疙瘩的?”

“阳城铁西。”赵长天用家乡话回答。

这句话像钥匙捅开了锈迹斑斑的铁门。

周明礼的脸色缓和下来。

他从牛皮纸袋里掏出账本:“可算等到个懂行的!

小李,把咱们的‘证据库’给赵先生看看。”

工程师李工推了推厚重的老花镜。

递来一个U盘——

外壳上贴着“滨江数据军火库”的标签。

打开后,赵长天看到37个Excel文件。

命名如“2012-电梯维修-异常项”“2013-外墙翻新-价格对比”。

每个表格都用不同颜色标注。

红色是超支项,黄色是审批缺失项,绿色是业主实测数据。

“这是我们用两年时间整理的。”

李工的手指划过“价格对比表”。

“黎光物业报的电梯钢丝绳更换价,比厂商直销价高出86%。

更离谱的是——”

他点开图片文件夹,“他们用的根本不是原厂配件,是小作坊的翻新货!”

退休护士王阿姨挤到前排,举起手机:“赵先生,您看看这个!”

屏幕上是段晃动的监控录像:2012年7月15日。

三岁女孩在电梯里蜷缩成一团,母亲疯狂拍打电梯门。

背景里传来保安的敷衍回应:“别急,上面还没批维修款呢!”

“这是我偷偷拷贝的。”

王阿姨的声音哽咽,“我外孙女当时就在里面。

现在听见‘叮’的电梯声就发抖......”

赵长天的瞳孔收缩——

监控时间与高海文通讯记录里的“异常时段”完全吻合。

他注意到视频右下角的物业水印被刻意涂抹。

但时间戳的像素颗粒显示,原始文件未被篡改。

“我们昨天把视频发到微博。”

社区书记老陈展示着手机,“#黎光物业草菅人命#已经转了5万次。

好多其他小区的业主,都在跟帖晒自家的维修乱象。”

赵长天扫过评论区,发现一条高赞回复:“我爸说,黎光物业的审批单比圣旨还难见。

原来都是领导找人代签的!”

他抬头看向业主们:“你们做的事比审计报告更有力量——

真相在民间。”

周明礼从保温杯中取出一张泛黄的报纸。

1998年的《阳城日报》头版:“赵先生,你看这张照片。

我当年在阳城铁西变压器厂当技改组长。

和你的长辈说不定认识呢。”

照片里,年轻的周明礼站在机床前。

身后是“质量就是生命”的标语。

赵长天忽然想起父亲的话:“老国企的人,眼里揉不得沙子。”

他翻开笔记本。

画了个简易的区块链示意图:“周叔,现在有个办法。

能让你们的证据‘上链存证’,谁也改不了。”

“区块链?那不是炒币的吗?”

陈叔皱眉。

“不,”赵长天解释道,“它的核心是‘不可篡改’。

你们把维修合同、缴费凭证、监控录像都传到这个平台。”

他展示手机里的“国资阳光监督”网站。

“每个文件都会生成唯一的‘数字指纹’。

就算黎光想删改,也会在链上留下痕迹。”

沪市,高海文的办公室里,幕僚们围在电脑前。

“#高海文审批造假#阅读量破百万了!”

助理小吴的声音带着恐慌,“市媒已经联系集团宣传部,要求采访。”

高海文盯着oA系统里的红色预警。

赵长天发布的舆情动态像根尖刺,扎在“高层公告”栏目里。

他试图点击“删除”,却弹出提示:“该记录已上链存证,操作权限不足。”

“废物!”

他抓起烟灰缸砸向墙壁。

景德镇青瓷碎片溅在“优秀企业家”奖牌上,“马上联系滨江花园的业主代表,用钱摆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