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古代教育的精髓(2 / 3)

。”

“魏伯父,对于庄户人家读书意味着什么,您比小子更清楚。

现在或许屁股疼点,等到将来就会感谢禄伯今日所为了。”

葛明摇摇头,接续说到: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少年读书时。

黑不知勤学早,

白方悔读书迟。”

“好诗啊好诗,这诗用来劝学再合适不过了。”

魏攀听后不住的点头,并且在心里默念了几遍。

“小子胡乱做的,嘿嘿。”

抄诗要是脸红,葛明就不是葛明了。

丁香等人满眼小星星,刘义眼中居然流露出类似安慰的神情,这让葛明十分不解。

今天葛明有大事要做,庄子里头猪都肥了。

北方寒冷,在杀年猪的时候已经冰天雪地了,猪肉扔在房子外面都不会变质,所以北方并没有做香肠、腊肉的习惯。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南方湿润温暖,肉类在冬天也不容易保存,所以才有做香肠、腊肉、火腿的习惯。

香肠好吃啊,干咸香,不需要怎么烹调,只需要蒸熟切片就是无上的美食。

如果不做点香肠,那就完全没有年味了。

禄伯给娃子们一个下马威,然后就出了厢房。

“禄伯,今天再杀几头猪,做点香肠供应酒楼,家里也留点吃。”

香肠,这么南方的食物禄伯自然是没听过的。

葛明其实也没亲手做过,都是每年带着朋友给的秘方,配好料之后到肉铺上加工。

不过这东西确实不难,看都能看明白。

“小郎君,老仆没听过香肠这东西,不知道如何制作,需要准备什么器具?”

“很简单的,就是把肉塞到猪小肠里面,放上几天就可以吃了。

准备几个漏斗,几根木棍,细麻绳就足够了。”

禄伯听后出了院子,选猪、找人、做器具。

其实香肠这东西不用什么太复杂的配方,只需加点白酒和盐就足够了,甜味、辣味的葛明反而不喜欢吃。

挑了足足四头肥猪,称重之后给庄户人家一些铜钱,这本就以前约定好的。

小猪相当于庄户人家帮忙养大的,约定好了按照重量给点喂养的费用。

没有庄户不乐意的,不但能赚点钱,还能留下不少猪粪肥田。

王麻子今年不知道杀了多少猪,手法娴熟无比。

别看才喂养了大半年,居然有厚厚的三指肥膘。

猪网油要留下,做叫花鸡没有这东西香味少了大半。

板油留下耗油,存起来做香皂用。

做香肠的肉不能太肥也不能太瘦,太肥了比较腻,太瘦了太干,半肥半瘦刚刚好。

多出来的肥肉继续耗油。

大块的肉切成小块、小条,加白酒和盐搅拌均匀调味,稍稍腌制一会就可以了。

庄子上的人手多,尤其是妇人比较多,听到小郎君要做美食全都出来帮忙,一时之间庄子上的食堂居然有些火热朝天。

洗净的猪小肠插上漏斗,往里面灌肉块,用小棍子一桶慢慢压实就可以了。

再用细麻绳扎成小段,两个时辰之后庄子上的食堂房檐下就挂满了香肠。

北方的冬天又干又冷,风一吹肠衣就变干了。

葛明自然也不能闲着,让小猴子扶着梯子,自己爬上去用竹签在香肠上面戳洞,这也算是干了活了。

等到全部弄完,再弄点猪血肠。

大骨头切成小块,足足弄了几大锅,里面再放点干菜、萝卜、粉丝、豆腐、千张之类的东西,那量就显得更多了。

不但在庄子做工的人中饭有了着落,每家还能分上一盆。

别看比乱炖还要乱七八糟,但是油水足啊,吃起来居然十分美味。

就在食堂里,葛明端着大碗吃着饭,可惜没有酸菜,因为这个时代还没有大白菜,考虑是不是明年把大白菜弄出来。

只记得大白菜是两种菜杂交出来的,顺利的话两年就能把大白菜弄出来。

魏攀也是端着大碗,呼噜呼噜吃的香甜。

葛明本来想给魏攀做点其他吃食,毕竟这大锅菜实在上不了台面,不过魏攀说就想尝尝这个大锅菜的味道。

“韬哥儿,今天做先生的感觉如何?”

估计孙韬这一上午的课怕是比较辛苦,不是体力累是精神有些紧张,此时放松下来也正在呼噜呼噜吃着大锅菜。

含含糊糊的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