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于是说到:“老头子以前给前朝做玉石工匠,每天谨小慎微,生怕出点事情把命都丢了。
现在总算自由了不少年,所以请小郎君原谅老头子不识抬举,老头子再也不想投身大户人家了。”
“玉石王,你一个人孤苦伶仃的,要是生个病都没人照顾。
再说你这一身本事,难道就打算带进棺材?你作为工匠肯定知道多少绝艺已经失传?这是对在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的损失。”
玉石王一听愣住了,老头子就想自由自在过上几年,怎么还对不起这片土地上的所有人了?
“再说了,本小郎君让你做的东西可是军国重器,这要是泄露出去,外族人把你掳走了事小,你可对不起满大唐的人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就在玉石王脑子还没转过来时,葛明又接着说到:“你孤苦一人,难道就打算死了草席一裹,乱坟岗子一丢?葛家给你养老送终,如何?”
大户人家尤其是勋贵、世家,本就有很多能人投靠,对于高级人才来说,做家将、家臣、供奉,相当于半个主家人。
葛家说是大户人家,其实不过寒门而已,自然没有这些,不过给王老头养老送终还是完全能做到的。
玉石王一听,有些心动。
葛明见状接着说到:“到时候给你找个徒弟,本小郎君有个跟班,父母双亡孤零零一个人。”
虽然小猴子是个陶瓷匠,但是陶瓷匠也需要美学修养不是?这王老头虽然不知道什么是美学修养,但是玉石雕刻的哪里会少了对美的认识?
“葛家全是老仆,年纪比你小不了多少,都是孤苦之人,相信会有共同语言。
尤其是不少厨娘,将来说不定你还能找个老伴儿。”
福伯和下人听得目瞪口呆,王老头呆若木鸡,转而老脸有些泛红。
葛明赶紧吩咐旁边的下人,说到:“赶紧进去把东西收一收,主要是工具要全部带着,破衣服什么的都不要了,到了家里给新衣服。”
王老头迷迷糊糊就到了葛家,这一路也不知道是怎么走过来的,在二进西跨院给安排了一个屋子,就这么住到了葛家。
玉石王刚到葛家,只觉得所有人都很亲切。
还专门有下人送来了新的衣服、被子,还有一种香香的东西用来洗脸,听说这东西京城花钱都买不到。
等到福伯领着玉石王在家里走走,如同小郎君所说,家里老人居多,玉石王的心也就安了不少。
吃饭的时候只觉得葛家饭食好吃,开始以为专门给自己做的,等出去走走才现,原来大家吃的东西都一样。
这才一天功夫,玉石王就喜欢上了葛家。
这家跟其他的人家都不同,不像个大户人家,搞得自己都不好意思找刘管家问每月多少工钱了。
第二天葛明就让玉石王给做千里眼和老花镜,玉石王憋了半天这才把工钱的事说了。
其实这也难怪,人家原来虽然住的破破烂烂,但是工钱一点也不少。
到你家成了葛家人,工钱也要说清楚才是。
葛明笑着说到:“到了家里每月有份例钱,福伯拿多少你也拿多少,就算以后干不动了这钱也少不了你的。
另外还跟以前一样,做多少千里眼和老花镜另外给钱。”
这还能说什么?包吃住不说,还有份例钱,以后干不动了还有,这么好的主家去哪里找?
原本做什么玉石王都要隔夜,今天一天功夫就把千里眼和老花镜做出来了。
看来确实人老精马老猾啊,待遇给足了做事都勤快了很多。
不过玉石王可不这么认为,原来是主顾关系,现在是一家人,哪能不更尽心些?
葛明拿着千里眼和老花镜,只觉得王老头是对的,做事情一定要留一线,给自己一个退路。
第二天陪着父母吃早饭,母亲依然比较兴奋,不停说着明儿有本事之类的话。
葛三爷有些不喜,嘀咕到:“不就是一点珠宝吗?看把你开心的。”
“夫君啊,你可不知道,那些珠宝都是顶好的东西,这些东西送给皇家都拿得出手。
将来要是明儿订了亲事,也有东西拿得出手不是。”
“哎呀,还是夫人想得远,明儿这都十一岁了。
老夫当年不过十二岁,就跟夫人定了亲。”
哎哟,哈哈哈,居然听到了父母往事,葛明眼前一亮。
“哇哇哇,原来父母这么早就定了亲事。”
“不要鬼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