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张春来已经三十多岁了,此时如同孩童一般。
仔细想想也对,春来大哥这个年纪的人,都是童年被耽误的一代。
后世有个奇怪的说法,小时候管太严,等到了大学没人管了,指不定搞出什么大事来。
所以说,孩子就应该有个完整的童年。
能不卷就不要卷了,毕竟卷了也没什么用,关键还是要看出身。
快到中午,四个人嘻嘻哈哈的带着鱼获往回走,张春来拎着篓子,里面有不少鱼。
葛明抱着笸箩,里面不少青虾。
奈何笸箩有些浅,常有青虾挑出来,丁香和小丫只好跟在后面捡。
要说青虾还是这时候最肥,过段时间就要抱卵了,虽然虾籽更加鲜美,但是本小郎君就是想吃虾肉。
到了家里先收拾几条小鱼,葛明自然不用亲自动手,上锅蒸熟了给番茄吃,可不能让番茄饿瘦了。
收拾鱼虾张春来轻车熟路,鱼收拾干净切成大块,拍打上一些淀粉,猪油锅里直到焦黄,然后再红烧,加水炖上,这就是极品美味。
青虾的处理就更简单了,去壳取肉,用刀背把大量青虾剁成蓉,少量青虾切成丁,混合在一起加上蛋清搅拌上劲。
虾肉丸子而已,后世不知道怎么想的,非要叫虾滑。
虾肉丸子吃的就是新鲜,上锅烧水汆丸子,一会功夫就熟了。
不过虾丸煮时间久了也没关系,口感都是脆的。
加盐调味,稍稍放上一点点猪油和香油,盛出来一大碗撒上一点春天的小韭菜,鲜美的想把舌头都吞掉。
鱼也炖好了,福伯、禄伯、刘义也从田里回来了,全身都是泥土,几人洗漱过后坐在一起打算吃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禄伯抽着鼻子,开心的说到:“别看我是大厨的爹,一年也吃不上几次大厨做的饭食,哈哈哈。”
福伯笑着说到:“禄老哥,你就不要显摆了。
春来现在的手艺到了京城都是顶好的,再加上咱家各种外面没有的调料,饭食的新做法,到了长安都可以让勋贵排队来吃。”
“再说酒楼需要的蔬菜肉食全是庄子上供的,庄子上多了一份收入。
春来可是做大事的人,哪里能给你每天做饭吃?”
禄伯一听更加开心了。
“还不是小郎君慧眼识珠,哈哈哈哈。”
葛明笑着说到:“禄伯,还会用成语了,不错不错,春来大哥确实是珠。”
正在给大家端菜的张春来笑着说到:“小郎君,不要编排我了,别以为不知道你说的是哪个猪。”
一人一大碗红烧鱼块,一碗虾肉丸子。
葛明拿起筷子刚想吃,突然想到人不齐。
“小猴子呢?”
禄伯说到:“在瓷窑呢,没日没夜的干,这孩子真能够吃苦的。”
“丁香、小丫,你们先别吃了,把饭菜给小猴子送过去。”
丁香听后找了一个大碗,打算多给小猴子装点饭,别看小猴子瘦,饭量却很大。
“张大叔,饭在哪里呢?”
张春来一听不停的挠头,尴尬的说到:“在酒楼里我只负责做菜,做饭有别人负责,这到了家里也习惯了。”
禄伯一听接茬说到:“忘记做饭就说忘记了,刚才你福叔还称赞了你半天。”
葛明笑着说到:“没关系,多给小猴子鱼肉和虾丸,咱们今天只吃肉,不吃饭。”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