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见不惯生死(2 / 3)

,好歹烧点水进去煮煮。”

王来顺一听直拍脑袋,说到:“叔叔差点忘记了你们两个不习惯,咱们出征在外都是这样子,这东西吃了禁得住饿,再说晚上有不生火的习惯。

山坡下面有条河,王叔让人打点水来。”

于是有人去打水,这时代的河都比较清澈,不可能有化学污染,烧开了可以放心饮用。

一个小锅架在了篝火上,烧开之后葛明把几个烧饼丢了进去,等全部煮成糊糊状才从篝火上拿了下来。

别说吃,看着都恶心,也不知道这些军士到底怎么习惯吃这东西的?

葛明吃几口想吐,孙思邈勉强吃了一些,话说葛家的饭食吃习惯了,吃什么怕是都不习惯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来顺见状说到:“贤侄,军队上就是这个样子,勉强再吃一些吧,不然身体撑不住。”

“王叔,小侄看你们连水都不打,怎么也要烧点热水喝吧?”

“贤侄,这都是军队上的习惯。

除非是在大营内才会生火做饭,咱们要是出征在外,到了晚上连篝火都不点的,怕被敌人现了。

这次也不能算是出征,点了篝火都算是破例了。”

好吧好吧,原来如此,看来古往今来军队都是锻炼人的地方。

葛明只好又勉强吃了些东西,心里想着明天到了什么庄子,一定要用粮食跟人换点吃食。

这日子,太惨了。

吃过了糊糊,葛明靠着孙思邈和王来顺睡着了。

毕竟年纪不大,体力确实跟不上。

孙思邈看着葛明睡着了,叹气说到:“这孩子,非要跟来,这下知道吃苦了吧?”

说完还摸摸葛明的头,把毯子给葛明掖了掖。

“孙神仙,听说预防天花的法子我这个贤侄也有参与?”

“何止有参与,可以说基本都是这小子现的。”

“啊?贤侄医术这么高明?”

葛明医术高明?孙思邈是不认可的,孙思邈摇了摇头说到:“这小子天生知道一些学问,如同娘胎里面带来的。

乱七八糟的好像都懂一些,都说老道年幼时是圣童,其实这小子才是。”

“贤侄聪慧的名声咱也早就听说了,葛大哥真有福气。”

孙思邈可不知道寻相,所以王来顺就没说叫习惯的寻想大哥。

两人小声聊着天,孙思邈说了不少关于葛明的事,惊得王来顺差点把眼珠子掉出来。

转头看看葛明,心里想着:知道葛明聪慧,没想到聪慧到这种程度,有个圣童的贤侄还不错,就是讲话有点噎人。

虽然没有帐篷只有毯子,但是有孙思邈和王来顺在身边,安全感十足。

晚上不算冷,再加上此地大旱,到处都比较干燥,所以这一觉睡得还算不错。

次日天蒙蒙亮众人就起来了,不是晚上自然可以生火了,烧点热水喝喝,把坚硬的疑似烧饼的东西丢进去,葛明又随便吃了一点糊糊。

本小郎君又不是婴儿,居然吃了两顿辅食。

众人用过早饭之后纷纷上马,左右打探整体往北行进。

一刻钟之后又现了一个庄子,王来顺还是先用千里眼看看庄子里的情况,现跟前面几个庄子一样,庄子里面是看不到人的。

看来孔明灯的效果不错,家家户户不出门,也减少了相互传染的可能性。

再说出门做什么呢?地里麦子已经绝收了,根本就没有农活可干。

就在家躺着,喝点稀的还能多撑几天,谁知道朝廷的人什么时候到呢?

要说还好有了千里眼,不然就只能派人先去打探了。

众人慢慢走到庄口,现这个庄子原来叫做陈家沟。

要说这时代的地名起得还真通俗易懂,这里肯定姓陈的比较多,附近估计还有一条沟。

刘庄户也是如此,里面大多姓刘。

这么说来葛家庄子最名不副实,因为姓葛的就只有一家。

王来顺走到庄子中间,有聚拢双手开始大喊。

片刻功夫之后,不少人推开房门走到了院子里面,也对着王来顺这边大喊。

“哎呀,朝廷来人了。”

“神医救命啊,隔壁人家全死了,小人还不想死。”

“军爷啊,家里快没粮食了。”

孙思邈脸色一沉,看来这个庄子上有染了疫病的人。

葛明从怀里掏出来几个细麻布做的口罩,递给孙思邈一个,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