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着葛明的头说话,被葛明拒绝了。
程处默来了,跟孙思邈和葛明道别。
这仇,等本小郎君进京再报。
房玄龄走后,孙思邈、葛明、葛仓、葛粮、禄伯,带着青壮这才往临渝走。
牛都卖给朝廷了,回去自然轻轻松松,游山玩水而已。
孙神医走了,小神医也走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石艾县不少人家都供奉上了这么一个木雕。
里面老人仙风道骨,一看就是孙思邈的模样。
还有一个小孩模样的人在孙思邈身后,一看就是葛明。
只是有的木雕葛明是胖子,有的木雕葛明是瘦子,都认为见到小神医的时候就是这样子,都觉得自己对。
这也让后世的考古学家非常不理解,为何一个县供奉相同的木雕,里面的小孩有胖有瘦,还都是真的。
考古学家傻啊,瘦是因为累的,仅此而已。
。
。
。
晚春去、初夏回。
这一行足足有千里远,几辆牛车拉不了这么多人,基本都是走路为主。
要是谁走累了,上去歇会儿再下来走。
葛明本打算游山玩水,慢慢往回走,看看山水风景不说,把身体也调理调理。
要是这副黑瘦的模样回家,母亲估计会心疼死。
再说葛明年纪小,能够出来一趟不容易,那还不玩个过瘾再说?
奈何庄子上的青壮都想早点回去,因为很快就到夏收的时候了。
不管在作坊里赚了多少钱,也不管这次朝廷会有多大封赏,地里的庄稼才是庄户人的根本。
足足走了半个月,葛明总算回到了庄子上。
看着成片的麦子已经开始略微带黄,看来回来的还真是时候。
这一路最憋屈的就是葛粮和葛仓,两人的马都不错,奈何跑不起来。
就如同后世开着过千万的跑车,堵在了晚高峰的路上,油门轰响,如同蜗牛爬。
这还不算,前面探路,买些吃喝,全都是这两人的事。
回到了庄子上,葛明就不打算回县城了,跟着孙思邈住在了老宅,打算好好休整一段时间。
葛粮、葛仓两人要回县衙交差,更需要把葛明回来的消息告诉葛三爷和刘氏。
所以葛粮、葛仓两人也没多待,吃了一点东西快马回城了。
憋屈了一路,这次总算能策马狂奔了。
奈何只有区区十里,跑得实在不够尽兴。
两人等进了县城,现大约中午时候,所以干脆回了葛府,没先去县衙交差。
话说这次两人去石艾县,主要还是公事。
福伯正在门口,远远看到两匹马,心中一喜。
难道是小郎君回来了?再仔细一看,可不是葛粮和葛仓两人,只是没看到小郎君。
福伯心中一沉,这时候葛粮和葛仓已经到了门口。
福伯颤抖着声音问道:“大郎君,二郎君,小郎君人呢?该不会。
。
。”
“刘福,住嘴,老四好着呢,打算跟孙道长在庄子上住些日子。”
听到葛粮的话,福伯这才放心下来。
“这些日子阿郎和夫人每天盼着你们早点回来,刚才夫人说让老仆在门口看看,果然大郎君和二郎君回来了。”
两人把马缰绳递给下人,然后往内宅跑去,福伯这个小老头跟不上。
其实葛粮、葛仓也从来没有离开过家这么长时间,自然也想家。
再说从小是三叔三婶带大的,跟亲生父母没任何区别,听到三叔三婶这担心,哪里还会慢悠悠的往里走。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