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希望葛明小朋友茁壮成长(3 / 3)

/p>

当说出甘罗时,李世民怎么会不懂?老李那也是熟读史书的,也算文化人。

只是又要封赏葛庭玉,李世民还是有些不愿意。

不能不封赏,还必须要封赏,心里的小九九就只能暂时放在心里了。

对于葛明,李世民也想再压一压,太早了为官未必是好事,虽然葛明聪慧,还有很多奇思妙想,但是做官可不能光靠聪慧就行的,更靠一个人的阅历。

不但要跟人相处,还要为朝廷做事,这也让李世民心中没底。

这要是惹了什么祸事出来,朕都不知道如何处理了。

这孩子未来可期,不能早早的入了官场。

记得刚听到葛明名字时,魏征也是这个意思。

功劳朕先给你记在账簿上,等你年长些再说,希望葛明小朋友茁壮成长,将来为大唐盛世添砖加瓦。

“杜爱卿,朕准了,散朝之后拟旨吧。”

至于房玄龄、尉迟恭的封赏那就比较简单了,官职已经顶级了,再升官只能封王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

两人都有国公的爵位,增加一些实封,再蒙荫几个子侄就是了。

实封也是唐代的一大特色,相当于打折。

比如尉迟恭是鄂国公,封一千户,实封五百户。

理论上是一千,实际五百户养活你一个人。

这个一千也不是没用,相同爵位可以分个地位的高低。

同样的国公,封八百户的就不如尉迟恭了。

蒙荫也是做官的一种途径,一般来说都是立了大功之后,皇帝给的赏赐,可以让子侄直接出来做官。

虽然科举制源自隋唐,但是还非常不完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程处默官升两级,心里乐开了花,这不是依靠程咬金获得的封赏,全凭自己努力的结果。

当然了,成为校尉靠的是程咬金蒙荫。

葛家庄子护送牛群的人有封赏,葛粮、葛仓有封赏,李世民一高兴把梅知辉的散官也升了一级,真是人人满意,个个喜笑颜开。

当然除了葛明,葛明累死累活又没捞到好处。

朝堂上安排封赏时,葛家庄子正在夏收。

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全县都异常繁忙,要趁着天气好,赶紧把麦子收割,然后晒干、脱粒,入了谷仓才算安心下来。

这要是麦子黄的时候来上几场大雨,麦子会全都倒在田里,不少麦粒都会芽,那全年的收成就算泡汤了。

所以每年到了这个时候,全县都会放假。

学堂放假了,孙韬回了城里,虽然他家收麦子用不上他,能回去跟父母团聚才是孙先生的期望。

作坊全部放假了,除了食堂。

食堂的人给全村做饭吃,饭菜肉全都是葛家出。

葛家庄子今年畜力多可以深耕,肥料也多,再加上河北风调雨顺,居然来了个大丰收,葛家庄子的产量远更是比周围的村子高出一倍。

禄伯虽然这一路非常辛苦,身体还没养回来,就每天笑呵呵的带着庄户下田收割麦子。

这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比周围庄子产量高出一倍,这是什么年景?

庄户忙完了农忙又进作坊做工,这日子比去年还要好了。

小郎君说得对,早晚葛家庄子会成为大唐第一庄。

只是这时候收麦子只能靠着人一镰刀一镰刀的收,异常辛苦。

所以葛家安排的饭食顶好,小米饭、烙饼,顿顿有肉吃。

h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