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本小郎君魏高明(2 / 3)

才几天功夫,是真心想念啊。

以前在葛家不用干什么活,只要把孙思邈伺候好了就行,不但好吃好喝,还有不少玩伴。

现在这日子,说起来简直都是泪啊。

眼看着要到中午了,孙淑非要留葛明等人用饭,葛明一看孙家连个妇人都没有,难道孙淑亲自动手不成?孙淑的母亲,也就是孙思邈的儿媳,多年之前就已经离世了,所以现在的孙家老中青三个光棍,再加若云这个小道童,那就是老中青少四世同堂的光棍。

葛明不由得感叹,老孙太正直了,这院子跟普通人家差不多,家里连个仆人都没有。

怎么说也是有真人的封号,一把年纪光记得治病救人了,也没说弄点钱把家里好好搞搞。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葛明让薛礼和小猴子出了孙家,看看附近有没有好点的酒楼,让送一桌好得饭食过来。

长安东市酒楼林立,那是贵人吃喝玩乐的地方,但是并非只有东市才有酒楼。

当时的长安店铺林立,四方珍奇,皆所积集,街上做什么买卖的都有。

人多,买卖人也多,酒楼的数量自然就不会少了。

对于外面的吃食,葛明没多大兴趣,就算龙肝凤髓也未必有家的馒头好吃。

但是吃饭其实也要靠气氛,一群晚辈陪着孙神仙吃饭,老少都开心,连孙思邈都吃的有些积食了。

最后又如同跟在葛家时一般,众人在小院子里打上了太极拳,不由得让众人想起在临渝时候的生活。

尤其是葛明刚弄出各种美食时,积食成了一种常态。

从孙家告辞出来,葛明约好了过几天再来看孙思邈。

今天算是葛明在长安行走比较时间比较长的一天,此时才现长安城的规划非常合理。

南北向大街八条,东西向大街四十条,纵横交错的道路将长安城分作了一百一十坊。

朱雀大街南北走向,是长安城的中轴线,城东属于万年县,城西属于长安县。

坊间道路笔直,去哪里都非常方便,不管从哪个坊到另外一个坊,最多只需要转一个弯。

因为四四方方分块的布局,去那儿最多走长方形的两个边。

坊墙四面各开一门,中有十字大街,然后还有一些小路,其实有点类似后世比较大的小区,小区里面很多宅子,只是宅子大小差别就非常大。

有的坊比较特殊,有的寺庙就足足占了整个坊。

葛明对昭国坊还是有一些记忆的,将来白居易就会在这里居住。

当然白居易买不起房子,还是租的宅子。

葛明想着要不要就在昭国坊找个宅子算了,这里民风应该比较淳朴,没有一所豪宅,几乎全都是普通人家。

葛家怎么说也是有爵位的,在这里住不怕被人欺负。

心里虽然这样想,但是步子没有停下来。

找宅子要先找个牙行才是,但是自己人生地不熟的,还是等回了尉迟家之后找个懂行的人带着才是。

这可是京城,人多坏人自然也就比较多了。

再说就算不是坏人,碰上葛明这种外地乡下人,说不定都会欺负一下。

从古至今,京城的人都非常有优越感,其他地方的全是土包子。

在古代当然不叫土包子,而是叫乡下野人,不识礼数、不懂教化。

这个传统由来已久,自从封建制开始,住在国都的人才叫国民,把不住在国都之外的人统一叫做野人。

绝大多数人都喜欢去更加繁华的地方,因为机会更多,这就是所谓的人往高处走吧,毕竟谁都不想当野人。

葛明突然想到后世的历史,五代的时候四个朝代的京城在汴梁,每次朝代更换的时候京城的人都会被屠杀一遍,但是人还是喜欢往汴梁跑。

葛明一边胡思乱想,一边往前走。

这人要是想这事,就容易走错道。

好巧不巧,撞上了对面的一个人。

葛明个头不算太高,前些年瘦下来之后就没再胖回去,身体明显消瘦了很多。

这一下居然差点被撞倒在地上,还好身边的薛礼把葛明扶住了。

葛明想着是自己不专心,所以撞到了人,正打算道歉。

只是抬头一看不要紧,居然还是见过的人。

要说葛明来长安时间还不久,认识的人实在屈指可数,人世间的缘分就是这么神奇。

对方蒜头鼻子、蛤蟆嘴,脸上这颗大黑痣异常显眼,黑痣上面长了几根黑毛,足足有一寸多长,不是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