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完整的、可操作的逻辑闭环(1 / 2)

“我们星河市的科创高地,要做的,就是构建这样一个‘热带雨林’式的创新生态。”

考察归来,赵凯的团队仿佛脱胎换骨,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

很快,在周阳的亲自部署下,一场高规格的“江岚科创高地(星河)专题招商推介会”在省会昭明市最高档的酒店拉开了帷幕。

周阳利用省委改革办的平台,向国内近百家知名的制造企业、高科技公司和投资机构发出了邀请。

推介会现场,气氛热烈而微妙。

来的企业代表,大多是给省委一个面子,抱着看一看、听一听的态度。

毕竟,星河市这个名字,在他们的投资版图上,已经黯淡太久了。

一个没落的老工业城市,突然说要搞“科创高地”?

听起来,就像一个退休老大爷说他要参加百米飞人大赛一样,让人有点难以置信。

会议开始,星河市的钱卫国书记和李建军市长先后上台,热情洋溢地介绍了星河市的地理优势和历史底蕴,态度诚恳无比。

但台下的企业家们,反应平平,只是礼貌性地鼓掌。

这些场面话,他们听得太多了。

他们更关心的是,你们到底能拿出什么干货?

终于,轮到周阳上台。

他没有走到讲台后,而是拿着一个无线麦克风,轻松地走到了舞台中央,仿佛不是在做官方推介,而是在开一场产品发布会。

他俊朗的外形和从容的气度,瞬间吸引了全场的目光。

周阳微笑着开口,声音清晰而富有磁性。

周阳温和地说道:“各位企业家朋友,下午好。”

“我知道,今天请大家来,很多人心里可能都有一个问号。”

“星河市?那是个什么地方?为什么我们要去那里投资?”

一句话,就说到了所有人的心坎里。

台下响起一阵善意的轻笑,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

周阳没有急着回答,而是按动手中的遥控器,背后的大屏幕上,没有出现枯燥的政策条文,而是一张生动的动态图。

图上,有代表科研院所的“知识源”,有代表北部工业城市的“需求端”,还有代表资本的“资金池”。

而星河市,正处在这所有要素的交汇中心。

周阳指着大屏幕,从容不迫地说道:“在座的各位,很多都是制造业的翘楚。你们一定深有体会,如今企业发展最大的痛点是什么?”

“不是缺资金,不是缺市场,而是缺好的、成熟的、能立刻转化为生产力的技术!”

“你们想搞智能化改造,却找不到合适的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供应商。”

“你们想开发新材料,却发现核心技术都掌握在国外巨头手里。”

“你们有钱,有需求,但就是找不到那个能帮你们解决问题的‘技术合伙人’!”

这番话,如同重锤,狠狠地敲在了在场每一位企业家的心上。

这正是他们最深的焦虑!

周阳的目光扫过全场,继续说道:“而我们‘江岚科创高地’,要做的,就是成为大家最好的‘技术合伙人’!”

“我们不跟一线城市抢最前沿的量子计算。我们做的,是‘技术考古’和‘技术激活’!”

“在星河市,沉睡着十几家国家级、省部级的科研院所,里面有成千上万项因为各种历史原因被束之高阁的‘休眠专利’。”

“比如,八十年代末的一项高精度工业传感技术,九十年代初的一项新型环保涂料配方……这些技术,在当年或许成本太高,或许市场不成熟,但放在今天,它们就是一座座唾手可得的金矿!”

台下,一家国内知名的智能制造企业,“环宇智造”的副总裁李文博,眼神瞬间变了。

他们公司最近正因为一个高精度传感器的进口替代项目而头疼不已,没想到,竟然在这里听到了解决方案的线索!

周阳没有给他太多思考的时间,话锋一转。

周阳有力地说道:“我们能为大家提供什么?”

“第一,一个‘技术超市’。高启同志的团队,已经按照‘技术成熟度、市场耦合度、转化成本’三个维度,对上千项技术进行了筛选和评级。你们只需要提出需求,我们就能在最短时间内,为你匹配出最合适的技术包!”

“第二,一个‘转化加速器’。我们成立了由省财政引导的专项基金,对于看好的技术,我们会先期投入,完成‘从样品到产品’的关键一步。你们企业进来,可以直接拿到成熟的、可量产的方案,大大降低你们的试错成本!”

“第三,一个‘人才蓄水池’。我们有‘候鸟专家工作站’,你们不需要自已养一个昂贵的科学家团队,只需要按项目付费,就能享受到那些国宝级老专家的智慧。我们还有专门的人才政策,解决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