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掉电话,钱卫国和李建军对视着,脸上的愁云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狂喜的激动。
李建军兴奋地说道:“老钱!这是……财神爷要上门了?”
钱卫国用力地点了点头,但随即,眉头又紧锁起来。
钱卫国担忧地说道:“可……可是,省里要是真给了政策,要我们搞项目,我们拿什么来接啊?钱从哪来?人从哪来?”
这种巨大的机遇突然砸在头上的感觉,让他们既兴奋,又无比焦虑。
就像一个穷汉,突然被告知家里地下埋着金矿,第一反应不是高兴,而是恐慌——我拿什么工具去挖啊?
……
第二天上午,省改革办。
钱卫国和李建军拘谨地坐在周阳的对面,姿态放得极低。
周阳亲自为他们倒上茶,微笑着开口。
周阳温和地说道:“钱书记,李市长,把你们这么着急请过来,是想跟你们探讨一个设想。”
“我打算,向省委建议,在星河市,集中全省之力,打造一个全新的‘江岚科创高地’。”
“江岚科创高地”?
这六个字,像一道惊雷,在钱卫国和李建军的脑中炸响!
他们俩都懵了,呆呆地看着周阳,以为自已听错了。
钱卫国结结巴巴地问道:“周……周主任,您是说……在我们星河市?”
周阳肯定地点了点头。
周阳笑着说道:“没错,就在你们星河市。”
李建军回过神来,脸上露出了既激动又为难的神色。
李建军苦笑着说道:“周主任,感谢您这么看得起我们星河市!可是……我们市的情况,您可能不太了解。我们财政困难,人才外流严重,拿什么来建这个……科创高地啊?”
钱卫国也在一旁连连点头,把市里的困难原原本本地说了一遍,话语里充满了心酸和无奈。
这是他们最真实的担忧。
然而,周阳听完,脸上的笑容却丝毫未减。
他启动了“高效沟通话术”,瞬间捕捉到了两人内心深处那种既渴望机遇又害怕抓不住的复杂心态。
周阳没有直接反驳,反而先表示了理解。
周阳诚恳地说道:“两位领导说的,都是实情。我完全理解你们的顾虑。”
“如果让你们星河市自已掏钱、自已找人来建这个科创高地,那确实是强人所难。”
他话锋一转,声音变得有力起来。
周阳有力地说道:“但是,我说的‘科创高地’,和你们理解的,可能不太一样。”
“我们不是要在平地上盖一栋新楼,而是要把你们家里那座被遗忘的宝库,重新打开!”
“宝库?”钱卫国和李建军疑惑地对视了一眼。
周阳站起身,走到地图前,指着星河市的位置。
周阳目光灼灼地说道:“你们星河市,最大的财富,不是厂房,不是土地,而是那些‘三线建设’时期留下来的科研院所!是那些虽然上了年纪,但脑子里装满了知识和经验的老专家、老教授!”
“别人看你们,看到的是包袱,是负担。但我看你们,看到的是底蕴,是沉睡的巨人!”
“你们说没钱?”周阳微笑着说道,“这个项目,我会亲自去向省委、向陈书记汇报,争取专项的启动资金!这笔钱,不是让你们去搞基建,而是用来给那些沉睡的技术成果,做价值评估、申请专利、进行小规模试产!”
“你们说没人?”周阳继续说道,“只要项目启动,我们改革办会协调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出台专门的人才政策!不仅要把你们本地的人才留住,还要把当年从星河走出去的人才,再吸引回来!我们可以设立‘候鸟专家工作站’,不求所有,但求所用!”
“这个科创高地,省里出政策、出资金,你们星河市出场地、出人才、出那份独一无二的科研底蕴!我们不是让你们单打独斗,而是要和你们一起,把这件事干成!”
周阳的每一句话,都像一把钥匙,精准地打开了钱卫国和李建军心中的一把锁。
他没有画大饼,而是将省委的支持,和星河市自身的优势,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他把他们眼中的“包袱”,描绘成了独一无二的“宝藏”。
把他们的“担忧”,转化成了具体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