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恰到好处”地中标(1 / 2)

“特别是东城快速路延伸线,还有那个昭阳过江大桥项目,进度为什么这么慢?预算超支的原因是什么?”

钱处长闻言,脸上的笑容不变,慢条斯理地解释道:“周局啊,您是知道的,基建项目嘛,复杂得很。”

“就拿东城快速路延伸线来说,主要是因为拆迁难度大,沿线涉及到好几个老大难的钉子户,协调工作非常棘手,这才耽误了工期。”

“至于预算超支,一方面是原材料价格上涨,特别是钢材和水泥,比前两年贵了不少。另一方面,地质条件也比勘探时预估的要复杂,设计方案做了几次调整,也增加了一些费用。”

钱处长说得头头是道,条理清晰,仿佛一切都在情理之中。

旁边的李处长也适时补充道:“是的,周局,钱处长说的都是实情。这些项目的资金拨付,我们财务处都是严格按照合同和进度来的,每一笔账都有据可查。”

周阳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也没有表露出任何情绪。

【呵呵,标准答案来了。拆迁难,材料涨,地质变。老三样,一点新意都没有。】

他心里冷笑一声。

这些官面文章,他当秘书的时候听得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如果真这么简单,那昭明市的基建项目,也不至于被市民吐槽成这个样子。

“嗯,情况我大致了解了。”周阳点了点头,语气依旧平淡,“不过,我还是希望能够看到更详细的资料。”

“钱处长,麻烦你们基建处,把所有在建的重点项目,从立项开始,到现在的全部资料,包括招投标文件、工程合同、补充协议、历次进度报告、监理方的月报季报年报、所有的工程变更申请和批复文件,以及每一笔资金的拨付记录和凭证,都整理一份出来,送到我办公室。”

周阳一口气说完,目光平静地看着钱处长。

钱处长脸上的笑容微微一僵,金丝眼镜后的眼神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惊讶。

他显然没想到,这位年轻的新局长,居然会要求看这么细致,这么全面的资料。

这工作量,可不是一般的大。

而且,很多东西,都是内部掌握,很少会如此全面地向上汇报。

“周局,这个……这些资料非常庞杂,整理起来恐怕需要不少时间。”钱处长有些迟疑地说道。

“我知道。”周阳淡淡地说道,“所以我给你们三天时间。三天后,我要在办公桌上看到这些东西。”

“有问题吗?”周阳的语气虽然不重,但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意味。

钱处长和李处长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凝重。

“没……没问题,周局。我们一定按时完成。”钱处长连忙表态道。

李处长也跟着点头。

等两人离开办公室后,周阳才缓缓靠在椅背上,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弧度。

【想糊弄我?门儿都没有。不把你们的底裤都翻出来看看,我还真就不姓周了。】

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步。

真正的较量,还在后头。

正如钱处长所言,那些基建项目的资料,确实是海量。

三天后,当基建管理处和财务处的人,用好几个大推车,将一摞摞小山似的文件夹和一箱箱的电子存储设备运到周阳办公室外间的会议室时,连见多识广的刘主任都咂舌不已。

“我的乖乖,周局,这……这得看到猴年马月去啊?”刘主任看着堆满整个会议室的资料,有些发愁地说道。

小李、小张他们几个攻坚小组的成员,也被这阵仗给惊呆了。

“这么多东西,光是分类整理都得好几天吧?”小李咋舌道。

“这里面,得藏着多少秘密啊。”小张摸着下巴,若有所思地说道。

周阳却显得很平静。

他走进会议室,随意拿起一份厚厚的招投标文件夹,翻了翻。

里面密密麻麻的文字、表格、图纸,看得人眼花缭乱。

【嗯,数量是够了,就看质量怎么样了。】

“刘主任,你安排几个人,先把这些资料按照项目名称和时间顺序,大致归类一下。”周阳吩咐道。

“是,周局。”刘主任应道。

接下来的几天,周阳几乎是泡在了这个临时改造成的“阅览室”里。

他让小李他们几个也参与进来,协助进行初步的筛选和整理。

但核心的分析工作,还是他亲自动手。

面对这些浩如烟海的数据,普通人恐怕早就头昏脑涨,不知从何入手了。

但周阳有系统。

【记忆宫殿(中级)】启动!

一瞬间,周阳感觉自已的大脑仿佛变成了一台超级计算机。

那些复杂的合同条款、枯燥的财务数据、繁琐的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