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经济报”记者证的女记者站了起来。
她的问题,直指核心。
“周局长您好,我是江岚经济报的记者。您刚才描绘的蓝图非常美好,但也提到了一些挑战。我们知道,任何大规模的城市建设,都不可避免地会对市民的日常生活带来一些短期影响,比如交通拥堵、出行不便等。”
“请问周局长,交通局将如何平衡‘枢纽城市’建设的宏伟目标与保障市民日常出行的现实需求?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建设对城市交通的‘阵痛’?”
这个问题,问得相当有水平。
既肯定了成绩,又点出了痛点,还给周阳留了发挥空间。
周阳微笑着点头:“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您的问题,也是我们交通局一直在深入思考和努力解决的核心问题。”
他没有回避,而是坦诚面对。
“首先,我代表交通局承诺,任何涉及民生出行的重大交通工程,我们都将坚持‘以人为本,影响最小’的原则。”
“具体来说,我们将采取‘组合拳’的方式来应对。”
“第一,科学规划,错峰施工。我们会同规划、交警等部门,对施工方案进行反复论证,尽可能避开交通高峰期和敏感路段,推广夜间施工、分段施工、快速施工等模式。”
“第二,信息透明,提前预告。所有施工信息,包括施工时间、影响范围、绕行方案等,我们将通过官方网站、APP、交通广播、沿线告示牌等多种渠道,第一时间向社会公布,方便市民提前规划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