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0章 督查风暴(3 / 3)

题。”林小雨兴奋地汇报。

这个消息让在场的人都兴奋起来。央视的权威性毋庸置疑,有了他们的支持,改革推广工作会更加顺利。

“什么时候开始拍摄?”陈建华问道。

“明天就开始,他们要跟拍督查组的工作过程。”林小雨回答。

陈建华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让全国人民都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改革,什么是阻挠改革的丑恶嘴脸。”

第二天一早,省委书记陈建华亲自带队的改革推广督查组正式出发。央视《新闻调查》的摄制组全程跟拍,这个阵势让整个江岚省都为之震动。

第一站选择了阻力最大的昭阳市下辖的云山市。这个地级市的主要领导在推广改革经验方面态度消极,甚至公开表示“不适合本地情况”。

“陈书记,我们到了。”司机提醒道。

透过车窗,可以看到云山市政府大楼前聚集了不少人。有官员,也有群众,还有记者。

“看来消息传得很快。”周阳观察着外面的情况。

陈建华下车后,云山市委书记张华匆忙迎了上来。

“陈书记,您辛苦了。”张华的表情有些紧张。

“张书记,我们是来督查改革推广工作的。”陈建华开门见山,“听说你们这里遇到了一些困难?”

张华尴尬地笑了笑:“确实有一些具体问题需要协调。”

“什么具体问题?”陈建华追问。

就在这时,人群中突然有人大声喊道:“陈书记,我们有话要说!”

所有人都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说话的是几个普通群众。

“老乡们,有什么话请说。”陈建华走向群众。

一个中年男子站出来:“陈书记,我们听说省里要推广临海市的经验,我们举双手赞成!”

“为什么赞成?”央视记者立即上前采访。

“因为我们去过临海市,看过他们的服务,真的很好。”中年男子激动地说,“我们也想享受那样的服务。”

另一个群众补充道:“可是我们市的领导说什么'水土不服',就是不愿意改。我们不明白,好的东西为什么不学?”

张华的脸色变得很难看,显然没想到群众会当着省委书记的面提出质疑。

“张书记,群众的话你听到了吧?”陈建华严肃地问道。

“群众的要求我们会认真考虑。”张华硬着头皮回应。

“不是考虑,是立即行动。”陈建华语气加重,“改革推广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情,而是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

就在这时,云山市的常务副市长李建勇走了过来。他就是之前明确表示反对推广改革经验的人。

“陈书记,关于改革推广的事情,我想汇报一下我们的实际困难。”李建勇说道。

“什么困难?”陈建华直接问道。

“主要是资金问题。”李建勇开始找借口,“临海市的改革投入很大,我们的财力有限,确实难以承受。”

周阳听到这个借口,忍不住开口:“李副市长,改革的核心不在于投入多少钱,而在于服务理念的转变。”

“理念转变容易说,具体操作起来还是需要硬件支撑。”李建勇不服气地反驳。

就在这时,人群中又有人大声说话:“什么硬件支撑?我们要的是好态度,不是豪华办公楼!”

说话的是一个老大爷,看起来很激动。

“老大爷,您有什么看法?”央视记者立即采访。

“我们不需要多豪华的办公环境,我们需要的是工作人员不要给我们脸色看,办事效率高一点。”老大爷朴实地说,“这需要花多少钱?”

这话说得李建勇哑口无言。

陈建华抓住机会:“李副市长,群众的要求很简单,也很合理。你觉得这些要求过分吗?”

“不过分,但是…”李建勇还想找借口。

“没有但是。”陈建华打断了他的话,“改革推广是省委的决定,不容讨价还价。”

就在现场气氛变得紧张时,纪委的工作人员走到李建勇身边,小声说了几句话。

李建勇的脸色瞬间变得苍白。

“李副市长,有什么问题吗?”陈建华敏锐地察觉到了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