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凭什么?分明就是在搞小团体(2 / 2)

媒体投影到大屏幕上。

一份标题为《临海市改革发展痛点、堵点问题清单》的文件,清晰地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周阳指着大屏幕,笑着说道:“大家请看。”

“这就是我为大家准备的,来自临海市的‘考卷’。”

学员们纷纷抬头看去,只见屏幕上密密麻麻地罗列着十几个大项。

“课题二:临海市老城区‘银发小区’综合改造难题。”

“背景:幸福里小区,建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常住人口3000余人,65岁以上老人占比超过60%。小区面临设施老化、管线混乱、无电梯、无公共活动空间、停车位严重不足等多重问题。居民改造意愿强烈,但关于出资比例、方案设计、低层与高层住户利益平衡等问题,矛盾重重,街道社区调解三年无果。”

“课题三:高新产业园‘腾笼换鸟’中的环保阵痛。”

“背景:临海市计划将东部一个传统化工园区,整体转型升级为新材料产业园。但园区内数十家老化工企业,搬迁补偿期望过高,且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新项目等着用地,老企业赖着不走,环保部门天天上门开罚单,工人担心失业堵门上访,局面陷入僵局。”

“课题四:昭明临海‘双城联动’下的跨区域交通协调。”

“背景:随着沿海城市圈战略推进,每日往返于省会昭明和临海的通勤人员激增。但两市之间的城际轨道交通,分属两个不同的运营主体,存在票务系统不通、安检标准不一、发车班次衔接不畅等问题,群众抱怨极大。两市交通部门多次协商,均因成本分摊和管理权限问题,无法达成一致。”

……

一个又一个。

每一个课题,都配有详尽的背景介绍和矛盾焦点分析。

没有一句空话,全是干得不能再干的“干货”。

每一个问题,都像一座大山,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老旧小区改造?这涉及到最复杂的群众工作和利益协调。

产业升级环保?这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天人之争”。

跨区域交通?这更是涉及到两个地级市之间的利益博弈,难度堪比“小马拉大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