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欢迎来到临海,有人摸鱼,有人摸底!(1 / 4)

周一的清晨,阳光正好。

一辆从省会昭明始发的高速列车,平稳地滑入了临海市高铁站的站台。

车门打开,一群气质各异的年轻干部,提着行李箱,鱼贯而出。

他们就是江岚省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全体学员。

刚走出出站口,一股带着咸湿味道的海风便扑面而来,裹挟着独属于港口城市的蓬勃朝气。

“欢迎各位领导、各位同学莅临临海!”

一道洪亮而热情的欢迎声响起。

学员们抬头望去,只见周阳正满面春风地站在出站口,他的身后,是临海市委市政府一众前来迎接的干部。

排场不大,但诚意十足。

尤其是周阳,他今天穿了一身简单的休闲装,少了几分副市长的威严,多了几分学长的亲切,让所有学员都感到如沐春风。

“周市长亲自来接我们,这面子也太大了!”

“是啊,感觉完全不一样了,这趟没白来!”

人群中响起了小声的议论,许多学员脸上都露出了受宠若惊的表情。

临海市的干部们也好奇地打量着这群来自全省各地的“天之骄子”。

他们就是周市长请来的“外脑”?

看起来确实个个精神抖擞,人中龙凤。

希望他们真能给临海的改革,带来点不一样的东西。

简单的寒暄过后,学员们被大巴车接到了临海市委招待所。

没有冗长的欢迎仪式,没有客套的领导讲话。

放下行李,周阳便直接带着所有人,登上了另一辆大巴。

“各位同学,我知道大家在来之前,都做了不少功课。”

周阳拿着车载话筒,笑着说道:“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

“今天下午,我这个‘地主’,就先带大家走马观花,看一看真实的临海。”

“我们不去风景区,不去名胜古迹。”

“我带大家看的,是临海的心脏,是临海的发动机,也是我们所有课题的源头。”

大巴车一路向东,窗外的景象从繁华的市区,逐渐变为塔吊林立、集卡穿梭的港区。

最终,车停在了一处可以俯瞰整个深水港区的观景平台上。

学员们走下车,瞬间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只见蔚蓝色的海面上,万吨巨轮如山峦般静静停泊。

岸边,一眼望不到头的集装箱堆积如五颜六色的积木。

巨大的桥吊如钢铁巨人,精准而高效地抓起、放下集装箱,整个港区就像一个永不停歇的精密机械,充满了力量与节奏感。

周阳指着山下繁忙的港口,语气中充满了自豪。

周阳朗声地介绍道:“这里,就是临海深水港。”

“去年,我们的港口吞吐量突破了五亿吨,是整个东部沿海最重要的枢纽港之一。”

“大家看到每一艘进出的货轮,每一个被吊起的集装箱,背后都连接着成千上万家企业,关系着几十上百万人的饭碗。”

“它很强大,也很脆弱。”

周阳话锋一转。

周阳平静地说道:“一个通关流程的堵点,一次查验标准的变更,甚至是一次信息系统的故障,都可能让成千上万的货物积压在港口,让无数企业面临违约的风险。”

“所以,高启班长,你们小组的‘放管服改革’,战场就在这里。”

高启站在人群中,目光灼灼地望着山下的港口,用力地点了点头。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那些在报关大厅里焦急等待的企业主,感受到了那份沉甸甸的压力。

随后,大巴车又载着众人,来到了位于城市另一端的高新产业园区。

这里是另一番景象。

一栋栋充满现代感的玻璃幕墙大楼拔地而起,道路宽阔整洁,绿树成荫。

园区内的广告牌上,全是各种高科技企业的LOGO。

周阳带着他们走进了一家无人机制造企业的展厅。

看着那些造型科幻、功能各异的无人机,听着企业负责人介绍着最新的技术突破,学员们再次被临海的创新活力所折服。

“临海的发展速度,真是超乎想象!”

“是啊,昭明作为省会,在高新产业这块,感觉都要被临海比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