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书记站台,震慑全场(1 / 2)

江岚省委常委会议室。

厚重的红木椭圆会议桌,光可鉴人,倒映着天花板上庄重的水晶吊灯。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威严,仿佛连尘埃都带着几分肃穆。

这里,是整个江岚省的权力中枢。

每一个决策,都将影响数千万人的生活。

周阳坐在后排的列席位上。

这个位置很特殊,既能清晰地看到会议桌上的每一位大佬,又与他们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这是省委副秘书长的专属席位,代表着他已经进入了这个核心圈子,但还未成为最终的决策者之一。

他身姿笔挺,面容平静,目光沉稳地扫过在座的每一个人。

省委书记陈建华、省长、专职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长……

一个个在江岚省跺跺脚都能引起震动的名字,此刻都化作了一个个鲜活的身影。

他们的神情各异。

有的正低头翻阅着文件,有的在轻声交谈,有的则端着茶杯,目光深邃,不知在思考着什么。

但周阳能敏锐地察觉到,有好几道或明或暗的目光,正不时地落在他身上。

有好奇,有审视,有探究,甚至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33岁的正厅级干部。

省委副秘书长兼省改革办主任。

这两个头衔叠加在一起,本身就代表着一种破格和不寻常。

在座的常委们,哪一个不是从基层一步步摸爬滚打,历经数十年的风雨才走到今天的位置?

而这个年轻人,就像是坐着火箭蹿升上来的,太过耀眼,也太过……陌生。

周阳对这些目光坦然处之。

他知道,这是新面孔必然要经历的“检阅仪式”。

你能不能在这个圈子里站稳脚跟,靠的不是履历上的惊世骇俗,而是你接下来要做的每一件事,说的每一句话。

会议开始了。

一项项议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周阳全程没有发言,只是静静地听,默默地记。

他的大脑如同最高效的处理器,将每一位常委的发言风格、关注重点、以及他们话语间透露出的立场倾向,都一一记录、分析、归档。

就在会议即将结束时,主持人,省委书记陈建华,忽然将目光投向了周阳。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

所有人的视线,再次聚焦到了这个年轻的副秘书长身上。

陈建华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对着话筒缓缓开口。

陈建华沉稳地说道:“在会议的最后,我要向同志们介绍一位新同事。”

“周阳同志。”

他伸手指了指周阳的方向。

陈建华继续说道:“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周阳同志在临海市的工作,卓有成效,为我们江岚省的改革开放事业,闯出了一片新天地,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番开场白,评价极高。

等于是陈建华亲自为周阳在临海的功绩,做了最高级别的背书。

一些原本还带着审视目光的常委,神情微不可察地柔和了一些。

陈建华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郑重。

陈建华郑重地说道:“经省委研究决定,调周阳同志担任省委副秘书长,并兼任新成立的省改革开放办公室主任。”

“这个决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当前,我们江岚省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改革进入了深水区、攻坚期。我们面临的,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挑战,更有政治生态重塑的艰巨任务。”

他的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陈建华有力地说道:“成立省改革办,就是要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统筹协调机构,一把能够撕开利益固化藩篱的尖刀!一个推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总参谋部!”

“而周阳同志,就是我,是省委,选定的这位‘主攻手’!”

“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志,各单位各部门,要全力支持省改革办的工作,全力支持周阳同志的工作。”

“谁要是给改革‘使绊子’,给我们的主攻手‘穿小鞋’,那就是跟省委过不去,跟我陈建华过不去!”

一番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会议室里的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