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解散之夜(2 / 3)

动手之前,他又突然想起一点小细节。

    版权!

    主角唱完歌之后必须交代一下版权,有些读者很重视这个,可以粗略些一笔带过,但不能没有。

    人这一辈子累死累活不就是给自己打拼点基业吗,好处只有拿到手里才稳当,不能画饼。

    一般情况下,文娱主角唱完歌之后,第二站都会去录综艺,这么写方便展开人物关系,也能让主角正式与圈子接轨。

    余惟也打算这么写,不过具体选什么类型的综艺,他还没想好。

    市面上热门一点的综艺基本都有人写,什么歌手好声音蒙面歌王向往的生活桃花坞……仙之人兮列如麻。

    写这些的好处是,有现成的思路与切入点,不能照抄,但可以稍作修改,下限很高。

    但缺点同样也明显,老套,审美疲劳,黄老师都快成文娱必玩项目了……

    他得写点不一样的东西出来。

    倒不是余惟有多高的艺术追求,他的小说需要数据,而且目前看来数据要求还不低。

    这次一百追读他投机取巧了,那下次要一千个怎么办,小说想成绩好点还是要一点新意的……

    他的书保下限没有用,必须得博上限。

    搏一搏,单车变轮椅。

    作为老扑街他确实能力有限,菜归菜,但态度得端正,要人人都跟风那读者可就遭老罪了。

    “写点什么好呢……”

    余惟揉揉眉心,不由得想起了一个综艺名场面。

    “给我一个把全世界都灭掉的高音!”

    《梦之声》,一档明星当评委的全民选秀综艺,节目似乎没那么火,但名场面真不少。

    波澜哥,面筋哥,还有高音哥的三天三夜……

    这是档音综,相比于真人秀,主角唱歌会更自然,不会那么突兀。

    而且主角有打分系统,去当评委也更容易展开。

    只要把“民间高手”们的才艺表演部分写的搞笑一点,这段剧情的观感应该还可以。

    他就不去气黄老师了,气一下韩老师。

    自从主角唱歌剧情结束后,他这本书就不剩多少读者了……

    偶尔有几个还是追着骂的,基本都集中在他引用的《心墙》歌词部分。

    “看出来了,作者文青病犯了,想了两句诗自以为能当歌词。”

    “难绷,为这碟醋包的饺子。”

    “作者肯定以为自己老有天赋了。”

    “心有一道墙,发现一扇窗,意义不明。”

    其实这几句歌词哪怕单独拿出来看也还行,但怎么说呢,刻板印象已经形成了……

    在读者视角里,他已经成了自以为是的文青病,写了文绉绉的几句话就想卖弄,于是编了一首歌硬塞进了小说里。

    这种情况下,歌词的好坏已经不重要了,大家真正骂的主要还是他这个人。

    当然,这不是读者的问题。

    因为存在信息差,如果他是读者,碰到这样的作者估计也会忍不住……

  &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