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两个要求,一次满足(2 / 3)

bsp;   特地聚焦于时间究竟是什么这个抽象命题的歌确实不多,余惟想了半天,最终想起了一首《岁月神偷》。

    同样是对时间本质的探讨,这首歌是把时间比作了生命的掠夺者,以“神偷”隐喻时间的无情窃取,强调青春与记忆的易逝性。

    这一点倒是跟《剪刀》不谋而合,而且它们还都是电影主题曲,在故事承载能力上也有可比性。

    比起林沂的歌,《岁月神偷》多出几分怅然释怀,这首歌原唱也是女声,不过男声翻唱很多,只要情感足够真挚,赢面还是很大的。

    选完歌曲后余惟只觉得思如泉涌,索性直接找了角落直接原地开码,开始在手机上写起书来。

    池乐萦在旁边看的是一阵无语,上次他还知道关上门来偷偷写,自从被发现之后干脆不避着人了是吧,演都不演了。

    她也不可能傻站着等,干脆趁着余惟码字的功夫参加了《种星星的人》片段的试镜,结果还真被她给选上了。

    这段戏讲的是男主女朋友劝他回去,但男主已经爱上了山村的民生淳朴和远离尘世的喧嚣。

    更重要的是他不愿意放弃这些孩子,于是毅然决然选择了留在这教书育人,最终两人分手。

    种星星,其实代表了男主要在这群孩子身上播种希望。

    最后女主一脸决绝的下山,却在听到男主和孩子们为她唱的乡土民谣后泪流满面,她噙着泪水挤出笑容看向山顶男主的画面很有视觉冲击力,名副其实的影视经典。

    主要是女主演技太好,从不舍到挣扎再到释然和最后的尊重,一个眼神演绎的淋漓尽致。

    池乐萦演的其实没多好,主要是同行衬托,其他几个试镜的女演员连哭都费劲,哭戏已经算演员基本功了。

    “状态好的时候码字真是惬意啊。”

    余惟发完新章节只感觉浑身舒畅,要是再有一杯快乐水就完美了。

    “狗作者终于要对老艺术家下手了吗?”

    “沂姐是我的童年女神,你小子居然下得去手?”

    “打过就打过,还童年女神。”

    “这首歌是真不好打吧,还在我歌单里,我有事没事就拿出来听听,真不是《绯色》和《同尘》能比的。”

    “能不能快点出歌,我已经耳痒难耐了。”

    “该掏耳屎了兄弟。”

    章评区依旧是一如既往地欢乐,但不知是不是余惟的错觉,评论数量好像少了很多。

    他也顾不上细想,来人家综艺也不能光码字,还是要干点正事的,余惟之所以来《种星星的人剧组》,也是想来这边试试戏。

    节目开拍之前他搜过四部戏的原片,其中他最感兴趣的就是这一部,尤其是最后那段爱尔兰民谣送别,童声合唱非常打动人。

    其实国内的三版改编,差的就是这一块,演员台词剧情都可以做本土化改编,但最后这支歌,却无论如何也改编不出来了。

    第一版翻拍是直接套用人家的原曲,曲子很棒,但放在国内的乡土环境有些不伦不类,让山村小孩唱爱尔兰民谣,这导演真是个天才。

    后面一版学聪明了,对原曲做了中文填词,虽然画风正常了,但填词之后的异国音乐反而没内味,很多观众看完表示还不如放原版。

    第三版导演发现了问题所在,特地选了一首国内的本土民谣,直接把歌给换了,本土化是足够了,但两首歌风格完全不像,他反而是被骂的最狠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