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这也太能吹了(3 / 4)

    虐了两次,不服也难。

    余惟不仅给了读者一个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局,更给了读者一个审视人性的机会。

    祁缘长出一口气,最后才打开手机发了条微博。

    神作!

    对于读者而言,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神作。

    虽然神作这两个字如今已经快被用烂了,什么阿猫阿狗都敢称之为神作,神回……

    毕竟所谓神作只是个主观评价,没什么具体标准。

    但《恶意》这本书给到神作并不为过,很多推崇这本书的将它誉为东野圭吾最好的作品,和《白夜行》齐名。

    一部充满深沉的怨恨,另一部则燃烧着炽烈的爱情。

    《恶意》完结之后,网友的综合评价也接踵而来,毫无疑问它是部好作品,但具体有多好还有待商榷。

    “看完感觉头皮发麻,也不知道自己身边会不会存在这样的恶意。”

    “不止身边,可能我们自己心里就潜藏着恶意。”

    “写的真好,神作,虽然我还没看。”

    普通读者对《恶意》的最直接反应是震撼与寒意,这种心情不仅来自于案件的本身,更源于对人性阴暗面的赤裸呈现。

    余惟的写法也让大家觉得很新奇,在三分之一处就揭示了凶手身份,打破了传统推理的套路。

    老实说,这种结构安排最初让一些读者有些痛苦,阅读体验又躁又闷。

    然而正是这种不同寻常的叙事方式,让他们在阅读过程不自觉产生了心理共鸣。

    “当你以为自己已经明白案件的所有可能性时,余惟就祭出一个新的反转来让你大吃一惊。“

    多重反转也是《恶意》这本书为人称道的一点,不断推翻先前建立的“真相“,让读者体验到思维被颠覆的震撼感。

    这还是第一次,余惟的写作技巧得到了大众的认可。

    网友里倒是还有很多不喜欢这本书的评论,但几个蹭热度的文学评论家直接把这本书吹上天了。

    虽然是为了跟风,但这本《恶意》他们是认可的,要单纯想蹭热度,他们早吹捧余惟的文娱是世界第一神作了……

    说到底,还是这本书值得他们夸,搞文学的多少有些眼高于顶,写网络的成绩再好都很难被传统文学界认可。

    但余惟这本书不太一样。

    《恶意》的多视角叙述方式很新颖,不仅增加了故事的悬念和层次感,也很好地展现了真相的相对和叙事的主观。

    他们特别推崇余惟在叙事结构上的创新。

    文学界其实还是有一定派系斗争和小团体的,如果是同行写了一本好书,业内很容易褒贬不一。

    但余惟是个纯外人,他的书只会给业界注入一些新鲜血液,提高行业的热度和流量。

    他是明星,写的书又无法撼动他们在行业内的地位,搞文学的又不傻,像这种对他们没有威胁的大善人,肯定要大吹特吹啊。

    吹了就有热度,而且写的也确实好。

    [作家夏丹:潜伏在《恶意》故事底下的,是一条黑色的河流,名为人的恶意。虽然可以听到流淌的微弱水声,却无法轻易看到它的流动。

    这种